第三百零九章 赵国条件(2 / 3)

疑。

赵种话中对于当今魏侯魏罃的那份推崇,公仲乐心中同样是十分赞同。

十年时间,一扫魏武侯末期的颓势,几场决定性的大战将魏国重新推上了霸主的宝座。

魏侯魏罃,这位文侯、武侯之后的魏国第三任君主,确实是做到了自己所能够做到的最好。

思绪在心中流转之间,赵种的话语化为疑惑的声音,响彻在了公仲乐的心头。

“如同魏侯那般的雄主,如此大张旗鼓,只是为了趁着齐国不稳谋取一些利益吗?”

当这個疑问不断萦绕在心头,公仲乐从坐席之上站了起来,情不自禁地走到了大殿之中的一张列国舆图面前。

将目光由赵国所在的北方向东南方向移转,那些原本属于齐国的大片土地,如今已然成为了赵、鲁、宋、卫四国的疆域。

之所以会发生这样变化,乃是因为八年之前那一场由魏国所主导的诸侯伐齐大战。

当年的平陆之会上,作为联军成员的四国可以说是获得了丰厚的收益,而反观作为盟主的魏国在东方并没有获得多少利益。

难道是魏国没有能力获得这些利益吗?

当然不是。

凭借魏国那时的强大军力,以及接连击败秦、齐两大强国的声势,就算是将这些土地全都纳入自己的疆土所获得的也不过是他国的不满。

难道当时真的有国家敢于站出来,向国势如日中天的魏国发出挑战吗?

可是令列国诸侯大跌眼镜的是,魏国放弃了齐国西部大片的富裕疆土,而用他们换取了诸侯对于魏国占领秦国泾水以东土地的支持。

在旁人看来魏国这样的选择无疑是吃亏的,但是在赵相公仲乐这样的智者看来,魏国做出了对于自己最为有利的选择。

既能够消除诸侯的不满、赢得列国的尊重,又能够将秦国东部的土地顺利没有争议地收入囊中,大大缓解自己四战之地的不利局面。

魏侯的这种选择真是一石二鸟。

八年之前,魏国能够以齐国富裕之地换来战略环境的安全;八年之后,魏国是否会作出同样的选择?

这一个念头在脑海之中生出,站在舆图之前公仲乐立刻转头询问道:“君上,最近数年魏国对秦国可有动作?”

“最近数年,魏国一直在推行军功爵制,魏秦边境之上倒是并无战事。”

面对着公仲乐的询问,虽然不知道他为什么这么问,赵种还是沉声应答道:“只是作为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