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对内改革,对外开放(2 / 3)

几人这才坐上了出租车。

这时候出租车还很不好打,需要提前很久预订,而且只能在指定地点乘车,乘车人还要有一定的职务,或者是外宾、华侨等等,而且出租车也不是私人的,用一次费用很高,去机场一来一回就要几块钱。

于静姝几人也是因为要接人,才打了两辆出租车。

等几人到了离四合院最近的出租车站,拎着东西往回走的时候,就在胡同里遇见了一群凑热闹的邻居。

毕竟这年头,外国人还是挺少见的,更别提这几个外国人还是于静姝的亲戚。

一群大爷大妈伸头探脑地在胡同里围观,有的还问于静姝,“小于同志,这几个外国友人是你什么人啊?”

于静姝就笑着介绍,“是我舅舅和舅妈,还有表弟和表妹。”

叶廷筠的两个孩子对国内的一切也都很好奇。

玛格丽特拉着于静姝的手,问她,“表姐,为什么这里没有高楼?”

“因为这里的很多房子,都是上百年甚至更古老的建筑,拆掉盖高楼的话,会有很多人舍不得。”

玛格丽特表示赞同,“我也很舍不得外婆的房子,乡村的植物都很漂亮,我不喜欢伦敦的天气,但妈妈说我们不会住在乡村,那栋房子就被另一个人买走了。”

于静姝听了玛格丽特的话,猜测她的外公外婆应该是已经去世了。

她摸了摸玛格丽特的头,没有说话。

这么一会儿工夫,几人也走到了四合院门口。

出于礼貌,东西厢房的人也带着孩子出来打了招呼。

单俊平的女儿佳宁今年五岁,耿兰的女儿思雅则是三岁,大人们说话的时候,玛格丽特就和两个小姑娘在院子里玩了起来。

胡同里又有几个自来熟的小男孩问伊莱要不要一起玩,过了一会儿,孩子们就都在院子里玩自己的去了,一群大人则进了屋,说起家常话来。

于静姝便问叶廷筠,“小舅舅,你回国之后有什么打算吗?”

叶廷筠在国外待了很多年,看起来远比实际年龄要年轻,加上西方并不推崇艰苦朴素,他的穿着打扮也相对时髦,不知道的,可能还以为他只有三十出头。

他从霍旬那里接过茶杯,转头回答于静姝,“你二舅想让我去纺织厂做技术顾问,但我不太想去。”

“是觉得那里的技术不够先进吗?”

“管理制度也很死板……其实我几年前就申请过回国改进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