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石头切开(2 / 3)

天眼:鉴宝无双 山峰 1025 字 3个月前

“有点吵,还是到旁边等着吧。”

赵轩笑说着。

几老人看了眼他的面容,见他依旧淡笑,都不自觉的点头起来。

刚刚听到是冰种满绿,他们的呼吸都明显粗重了,但赵轩这个当事人,却表现的很平常,这份养气功夫,着实不易。

再次落座,大家谈笑小了,都盯着小刘操作着切锯。

“老顾,现在的行情怎么样?”

吴老心中为小轩欣喜,开口问道。

“切口太小看的不真切,我估计得冰加的种水,如果里面能出满绿的镯子,虽然是翠绿,一条应该也不低于3000万。

你们也知道,一般翡翠店有这样的货色都作为镇店之用,不外售的。

而一旦上了拍行,那就说不准了,三千万,七千万都有可能。”

赵轩知道肯定上不了亿,因为去年拍了一个玻璃种满绿的镯子,价格才1.24亿。

其实翡翠的发展,经历了完全不同的两个时期。

2000年前就有人取翡翠作为装饰品,据考证就有一个叫骠的民族,只是当时大多切割后,嵌入在银饰和金饰上,

还有就是碾成珠子,连接成珠串佩戴。

而到了清时期,随着皇族对翡翠的喜爱,所谓上有喜好下必效焉,翡翠才真正的发展成除和田之外,第二大硬通玉。

熟知的是慈禧爱翡翠,其实清时期爱翡翠最早的是乾隆,当时就有翡翠是帝王玉一说。

不过清时期的翡翠,重色不重水,所以包括慈禧墓中的翡翠西瓜和翡翠白菜,其种水都算不上很好。

但是近些年,随着翡翠市场的再次火热,人们也发现色再好,但只要种水不好,结晶体不够细润,做出的东西也不会好看,

所以慢慢将色前种后,变成了种前色后。

有了种差一级,价翻百倍的说法,当然有种又有色的翡翠,通常都是有市无价。

而且越好的翡翠流通性就越少,大多得到真正的美玉,都会收藏,如同古玩一样,真正爱其之人,是不舍得将其卖掉的。

所以对于真正的好翠,在估值上就会有很大的浮动空间。

怕几个老人坐着无聊,赵轩索性将上次捡的那个龙洋还有三色翡翠长命锁给拿出来,让他们把玩。

“你这小子,居然还有我没见过的好玩意。”

吴老笑拿起龙洋,仔细的端详起来。

“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