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新民居计划(1 / 4)

在路口哨卡处值守的小旗军士,看着这个衣衫破烂的夜不收,一时间有些恍惚。

这才多长时间?

一个多月之前,他们还不如这个夜不收呢!

人家好歹是夜不收!

算是很精锐的了,日子过得比一般墩兵要好得多。

可现在看着,怎么就这么落魄呢?

鸳鸯战袄上,补丁摞补丁,竟然还有破洞……

穿了不知道多长时间了,油光锃亮。

宣府一带地处北方,一冬天不洗澡,不换衣服,是很正常的操作。

这名夜不收身上这件鸳鸯战袄,恐怕就是从入秋穿到了现在。

以前大家都是这样,也不觉得什么。

现在,大家都穿得干干净净,衣装崭新。

再看这个穿着破烂的夜不收,心里忍不住感慨。

让这名夜不收在这儿等着,有人骑了自行车,前去跟赵诚汇报。

那名夜不收都看呆了。

有传言说过,强地新奇玩意儿很多,赵百户是诸葛武侯和鲁班的传人,发明了很多诸葛神器。

他是当故事一样听的。

没想到,竟然都是真的。

他是千户大人手下的人,是来传急报的。

如果换做其他百户,敢这么拦着他,早就一马鞭抽过去了。

现在,他却是有些不敢,老老实实地等着。

实在是哨卡这儿执勤的这一队军士,个个衣甲鲜亮,神采飞扬。

所谓人靠衣装马靠鞍。

让他不由心里敬畏,不敢随便冒犯。

很快,传讯过来,有人带着他进去。

……

赵诚叼着一支华子,正在强地村转悠。

来根叔跟在他身后,左右耳根后,各夹着一支烟,一脸得意。

三元一根的华子啊!

整个强地,抽得起的有几个?

更何况,这是大人给他的华子。

说出去多么体面!

一个小男孩儿正坐在门口石墩上吃饭,端着一个大海碗。

赵诚上前看了看,见里面都是粗粮面条,开口问道:

“咋吃粗粮?”

强地的变化,翻天覆地。

大家的收入,应该都挺高才对。

白面又不贵。

看到小男孩儿碗里的粗粮面条,赵诚有些奇怪。“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