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零章——⑧勿忘我(2 / 4)

都是炉灰的味道,对那种惩罚仍心有余悸罢。

但是经此一役后,赵括对姚采薇感情不减反增,他想起童话故事中的仆从和公主、奴隶和将军的女儿,尽管赵家出身并不光彩,但也不至于沦落到更恶劣的地步,他有信心继续走下去,心中业已临摹起一幅关于未来的美好画卷。

“我要明媒正娶,被所有人祝福着,将她娶为妻。”

赵括当即修书一封,竭尽繁文缛节所要求之事,先送信求见再正式见面,届时会有左右奴婢服侍,在大庭广众之下,虽然各有芥蒂,总也算不得私会。

然而在他来到姚府门前准备呈递书信之时,恰好遇上姚采薇不在的情况。赵括急不可待,马上转头就去找人,他认为自己必须要把受罚之后的心里历程予对方说清楚。

“这样,不又成私会了吗?”赵括心里打趣道。

他们二人到底是因何结缘,无论谁去问这个问题,都不会得到满意的结果,因为这个问题连他们自己都说不明白。

我们与人相识无外乎三种情况,因利益相关而聚、因合乎情理而聚、因志趣相投而聚。

因利益而聚者,多为酒肉之交,或为同僚、或为友邦;因情理而聚者,多为君子之交,或为同窗、或为亲戚;因志趣而聚者,势必互为知音,犹如伯牙子期、管鲍之交,他们也许根本不喜欢对方,甚至互为政敌,但一定会对彼此的才华与雅致非常了解,并且相互欣赏,由己及人。

赵括与姚采薇,他们都觉得彼此是对方的知音,且看一颦一笑,就知道下一步对方想要干什么,朝夕相处之间,二人有时候默契得就像一个人似的。直到多年以后他们才知道,这世上可能会存在泾渭分明的“知音情”,但绝对不会降临在他们二人身上。

其实赵括也渐渐发觉一个事实,不仅父亲赵苇,还有严酷的樊立吴樊先生,他们从来没有阻止自己去与姚采薇交好,只是一再禁止私下见面,在那个时代,这事关女子清誉。也即是说,赵苇和樊立吴当然也希望赵家能巴结上姚将军的女儿,若是日后亲上加亲,无论行商还是入政,都会远比现状要好太多。

说到底,只有这对青梅竹马在乎所谓的知音。

赵括没有找到姚采薇,回家郁闷了好些日子,直至“乞巧节”来临,家家户户的女儿们皆簪上秀发,贴上花黄,换上一身亮晶晶的衣裳出行,这对青梅竹马才有机会再见一回。

在这塞外边陲之地,节庆的气氛并不浓郁,唯独这女儿节来临时,镇上青年无不兴奋雀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