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变动(1 / 3)

海量的成就点让李承乾一夜暴富,一个个历史上耳熟能详的人物出现在这个世界。

秦国大量的上层官员仅仅只用了不到半個月的时间便调动完毕。

一道旨意,各地方无有不从。

一方面是京都的改革力度震慑了无数人,一方面李承乾一路从京都而来,亦是将他自身的威势扩散到了整个天下。

当然,也离不开监察院的鼎力支持。

但凡有阳奉阴违,暗地里耍小动作的官员,不出三日,便被抓捕。

轻则数十年的牢狱,重则满门抄斩。

而且所有的罪责可绝非指鹿为**强权之举,而是有着实实在在的罪证。

庆国的官场自上而下虽然比起北齐要好一些,但同样是一滩淤泥。

选择恭顺从命,服从调动的未必就是一尘不染,但阳奉阴违,暗地里小动作的,身上绝对不会干净。

监察院在叶轻眉的设想中,本就是为了监察百官,甚至监察皇帝所建立的,庆帝虽然在这些年,有意的降低监察院的权势,抹消叶轻眉的影响,但陈萍萍却是一向将叶轻眉的意志作为最高纲领。

固然得不到庆帝的支持,暗地里却也是将庆国上下官员牢牢把控着。

虽然监察院力量有限,说不上事无巨细,也谈不上一个不落,但至少那些在地方影响力不弱,品阶不低的官员,在他执掌监察院的这些年月中,关注的力度却一向不低。

私生活倒也罢了,收受贿赂,以权谋私等等诸多罪证的收集却是几乎做到了一个极致。

但正如庆帝对待河运衙门一般,哪怕明知其中官员贪污受贿成性,烂到了骨子,依旧是不闻不问,顾忌的便是其中官员身上千丝万缕的利益网。

自然更不可能轻易的去动这地方上执掌一地生杀大权的要吏。筆趣庫

求的便是一个稳妥。

所以,陈萍萍哪怕授命了各地监察院之人收集罪证,也毫无意义。

但今时不同往日,哪怕李承乾已经做好了半年之后攻打北齐的打算,国内该动的,他也绝不会有任何手软。

自然更不可能顾忌所谓的关系和什么影响。

管他是不是皇亲国戚,是不是与朝中某位重臣有所联系,背后是不是有地方豪商世家的支持。

但凡罪证确凿,当即法办,绝不容情。

当然,他也不可能短时间内将天下官员都换个遍。

单纯依靠招募历史人物,绝非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