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节 引路人(1 / 3)

晋中镜 兔儿知秋 1170 字 3个月前

司空府,曲折的游廊上,管事带着一名身穿月白刺绣锦袍的年轻男子走至书房门口,然后就转身走开了。

张舆从落满霞光的竹林中走出来,身后的朗清还抱着一张琴,他意味不明的朝那人望了一眼,什么也没说就抬步走远了。HTtρs://Μ.Ъīqiκυ.ΠEt

须臾,张祎从书房走出来,他施了一礼,然后就步入书房。

只见张华坐在书案前,捧着一卷诗集看着,口中念诵着诗句:“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张华读的是曹操所写的《蒿里行》,当时各路诸侯推举袁绍为盟主,共同起兵征讨董卓,这支联军却各怀私心,都想着借机扩充自己的力量,故而驻兵不动,曹操却独自率兵攻打董卓,之后联军由于各自的争势夺利,四分五裂,从此开始了长期的军阀混战,民不聊生。

年轻人从张华这悲楚的声调和沧桑的目光中,似乎了解了他念这首诗的深意。

今日张华进入尚书省参加八座议事,诸曹长官依旧是各怀鬼胎,朝廷自上而下,**成风,支撑世间正义的官员已经寥寥无几,同僚之间不同心协力,反而相互拆台,张华很清楚自己坐在这个位置上的价值,和他们争斗了数十年,剩下的只是无奈和疲惫。

这个年轻人正是郗遐,他也在早朝上领略到了这些人的高超本领,有人喜欢装和事佬,有人甩锅本事绝对一流,还有人就站在旁边冷眼看热闹,眼下改革直接关系到切身利益,他们自然要同心共济了。

自杨骏被株后张华就斡旋在他们各大世家之间,使皇室的权力与士族阶层和豪强之间能保持平衡,维持这些年朝局的安定实属不易,年轻人发乎于心的躬身施礼。

“季钰拜见张司空。”

张华放下了那卷诗集,缓缓说道:“昔日反对曹魏阵营的人都说曹贼狡诈,挟天子以令诸侯,窃取汉室正统,可实际上他一生只称魏王,并未废除汉室正统,所以也算不得纯粹的窃国者。

说起来在东汉末年他也称得上是民族英雄,对内平定了二袁、吕布、刘表、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了匈奴鲜卑,稳定了北方局势,实施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惠及百姓,他确实是个拥有雄才大志且心怀苍生的人,在他写的诗作里,我比较喜欢这首《蒿里行》。”说着示意郗遐坐下。

郗遐沉默了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