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浅谈治国之策(2 / 5)

寒门贵医 林小七 1598 字 3个月前

续为他们提供源源不断的银钱。”

“说的好!”

赵平拍手称赞。

他记得,前世在刚读大学那会,宿舍的几个兄弟也讨论过这个问题。

为何中国古代会持续性的重农抑商?

答案也五花八门,各不相同。

有人说,因为商人奸诈无比,唯利是图,所以被世人厌弃,导致地位越来越低。

也有人说是因为商人不便于统治。

毕竟封建社会没有商税,赚取的银子,不用上交国家。

而农民需要耕种,要缴纳各种各样的赋税,比较听话,商人若成了气候,就容易影响朝堂的稳定。

所以皇权至上的社会,是要贬低商人的。

同样,也有人持着跟阿大健相同的意见。

觉得是朝堂上有人想要赚银子,一家独大,不愿意看到商人瓜分他们的利益。

所以就向陛下谏言,诋毁商人等等之类的。

反正就是说什么的都有。

也没有个定论。

更没有任何考证,就是大家聚在一起,各(言)言(论)其(自)说(由)。

但经过五千年文明的传承,赵平深知,商贾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

说句毫不客气的话,一个国家能否正常运转,跟商贾所缴纳的税额有着脱不开的关系。

唯有经济活了。

国家才能繁盛,才有钱财去搞研究,提升科技。

而阿大健竟然也能想到这些,不得不让赵平赞叹,真是碰到了一位良才啊。

阿大健仍旧在继续。

“所以,若是让咱家来治理一地,肯定是提倡商贾。”

“但也不是盲目的提倡。”

“得有条件。”

“必须是信誉有保证的,必须是利民的,必须是愿意纳税的。”

“纳税?”

赵平意外道:“纳什么税?”

“自然是商贾税了。”

阿大健说:“老百姓耕种,租赁的是国家的土地,需要向国家缴纳赋税,租赁费用等。”

“商贾经商,难道不用在国家的土地上吗?”

“难道所赚的银两,不是大未王朝子民的吗?”

“既然是,为何不纳税?”

“而且也不是让他们缴纳很多,只需要一部分就好。”

“有了商税,就可以适当减轻老百姓的赋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