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特意让你们来见证一下我家的风光!(2 / 6)

林玉梅虽然不识字,但她很容易能跟人打成一片,周围十里八村的人家,她倒是能认出大半。

尤其像她们这样做帮厨的,可没有那种等着天上掉馅饼的命,都是要自己去找活儿的。

做酒席,无非就是红白两种喜事。

白事也不能拉活儿,只能看时间凑不凑巧。

有时间就接,没时间就算,这玩意儿也没有提前多日预定的。

红事则基本分为喜宴和寿宴。

为了能掌握这两方面的消息,林玉梅拐弯抹角地跟丰乐县颇有名气的黄媒婆搭上了关系,如今已经认了干娘。

媒婆为人保媒拉纤,最重要就是对范围内年龄合适的年轻人了如指掌,对各家的长辈也要能说上个子丑寅卯来。

黄氏能成为丰乐县范围内最有名的媒婆,就是因为她有个好脑子。

整个儿丰乐县区域内,不敢说百分之百,至少百分之八十五的未婚男女,她都了然于心。

甚至连对方祖上三倍是做什么的,如今家里有什么人,年纪属相是什么都能说得如数家珍。

林玉梅跟她认了干亲,就相当于掌握了丰乐县内内八成的喜宴动向。

而听着冯月英报出一家家的地址和名字,大部分都能跟她已知的消息匹配上。

“卓长东家应该是办寿宴,他家老太太今年应该八十九了,做九不做十,刚好该办九十大寿了。

“丁超家是要娶新妇过门,能舍得找游娘子做酒席,想必是对这个儿媳妇颇为满意的。

“许金成家儿子还小,今年是要嫁女儿,他媳妇精明,给闺女挑了个殷实人家,妥妥地高嫁,估计是打算好生置办一场回门宴,给女儿撑撑腰,也是想在新姑爷面前挣个面子……

听着林玉梅说这些头头是道的样子,跟冯月英也是一动一静配合默契。

加上林月英识字也让叶大嫂惊喜不已,这样今后再有什么事,就可以让冯月英来写,不必麻烦别人了。

想到这里,她又惦记起得赶紧赚钱,今后要去京城生活,一定要送晴天去上女学。

林玉梅跟叶大嫂越聊越是投契,两个人推杯换盏,都没少喝。

叶大嫂到底是在关外长大的,那边是苦寒之地,一年里倒有半年多是冬天。

冬天的时候又特别冷,所以大家多多少少都要喝点酒暖身子。

是以叶大嫂的那点酒量,在关外根本不够看,但是把林玉梅喝躺下却是不费吹灰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