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检测结果(2 / 3)

可能就是华清那边已经做过检测,现在到这边做权威测定。

“吴校长,不会是你们华清研究出了什么好东西,然后到我这边来显摆的吧!”

“叶老,您说笑了,这份材料的确是华清研究出来的。”吴远铭笑着回应了一声,然后又递过去了一份材料。

“这是材料的详细数据,您先看看?”

叶建国接过材料,拿过老花镜看了第一眼。

【关于炭基材料的一种新想法。】

看到实验标题,眉头就皱了一下,这写了和没写有什么区别?但他还是接着往下看着。

一分钟后,叶建国慢慢坐直了身体,脸色严肃。

又是几分钟过去,叶建国呼吸急促,拿材料的手都在颤抖。

看的周正峰三人一脸的担忧,生怕这老头太激动就完蛋了,毕竟老人家七十多岁了。

几分钟后,叶建国才慢慢平复下来,脸色严肃的看着吴远铭:“吴校长,这份数据是哪里来的?真实性有多高?”

吴远铭低声道:“华清材料实验室研究出来的,一共做了两次实验,都获得了成功,这不刚做好就拿到您这边分析一下,看看是不是和我们数据一样。”

叶建国猛然站了起来,一边走一边道:“去实验室,我亲自检测!”

吴远铭三人对望了一眼,很是无奈的跟了上去。

老一辈的科学家有着高度的爱国情怀,遇到这种事能做主那才是怪事呢。

三个小时后,在动用了红外光谱分析、透射电镜等手段后,结果出来了。

叶建国和几位教授看着数据,异常激动。

“周部长、陈部长、吴校长,这种材料我们检测的特性与你们送过来的数据完全一致。”

吴远铭和陈波两人长长的出了口气,脸上满是自豪。

只有周正峰脸色严肃:“叶老,我最想知道是,这种材料能不能用于芯片制造?”

这是能不能实现弯道超车,不在受别人卡脖子的问题。

自西方断供了华为的芯片后,工信部牵头研发芯片和光刻机的任务后,他承受着极大的压力。

叶建国盯着数据看了好一会儿后,道:“从数据上看,是可以的,他解决了纯度、电阻的问题和传统碳基材料无法做集成电路的问题,我建议立刻送到微电子所,让他们试一试,最快3天最晚7天有结果。”

一枚硅基芯片的制作要经历2000-5000道工艺,分为四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