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2 / 3)

,全家光荣。

那在村儿里都能挺胸抬头,吹上好几年的。

再找个镇上县上的姑娘,又够吹好几年的。

没本事把孩子送出去的,那就尽量多存钱,多囤粮,注重孩子结婚时候的排场,也算挽回一些脸面。也能在村里挺胸抬头,展现一下实力,表明自家够上了小康线,家底殷实着呢!

也差不多能吹几年!

只要不是像沈家那样的绝户头子,都敢稍微露点富。

只要不出格,那迎来的只有羡慕和嫉妒,想恨那得好好想想人家那一大家子的壮劳力,让人掂量掂量敢不敢对这样的人家下手?

沈易遥这个异类的硬茬子,一上午都在忙着那几大盆的豆浆。

沉淀了一晚,再用干净的细纱布过滤两遍,让豆浆变得更细腻。

过滤出来的豆渣可以发面,可以做豆渣丸子,也可以摊饼,还可以做豆糕,也可以做鸡饲料,用处多多。

豆浆过滤好之后,一大锅熬煮不下,沈易遥分摊在小锅里,两边同时大火煮开豆浆,边煮边搅拌,以防糊底。

豆浆煮开三分钟后,撇净浮沫,撤火晾凉。

晾凉的豆浆上面会出现一层豆皮薄膜,用筷子把它挑起来,放到冲洗干净的盖帘上晾上,阴干后就是腐竹。

挑了这一层豆皮之后,同样的步骤再重新烧开一次豆浆,晾凉取一次豆皮。

豆浆两次烧开后,才算彻底煮熟,去除了毒素。

沈易遥把小锅里的豆浆加了白糖,文火又熬煮了一下,尝了尝味道,浓厚的早餐豆浆味道在口中扩散。

就是这个味儿!

沈易遥眼睛亮亮的,这浓郁的豆浆,就差一根油条了!把油条掰开泡在豆浆里一吃……那才叫绝配,得劲儿!

趁着温热,沈易遥把小锅里的豆浆盛了出来收进了空间。

以后每天早上的营养豆浆就搞定了!

大锅里的豆浆用来点豆腐。

老一辈的点豆腐都需要用卤水、石膏。没那个手艺不知道比例,点出来的豆腐要么不成形,要么毒性太大不能吃。

后世人点豆腐花样可就多了。

有中草药、香料点豆腐的,有葡萄糖、白醋点豆腐的。

沈易遥用的就是白醋点豆腐,其实也是一种老方法,距今传承已经有六百多年了。

用白醋加水,比例1:10。

与豆浆的比例也是1:10,就是十斤豆浆加一斤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