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封号(2 / 3)

日应该不会闹腾了,但年后正巧是世家年节走动的时候,国公爷您恐怕难得清静了?”

世家在膈应皇帝之前,势必要找苏国公商议,因此皇帝有多烦,苏国公就有多忙......

难得清静?身处旋涡中的人又怎么可能得一清静?

“说到年节走动,送去宫里给太后的节礼可是备下了?”苏国公慢声问道。

“往年给太后的节礼,一向由世子夫人督办,今年也不例外。前几日属下去世子院里问过,已然备好了。”朱总管回想道。

按照世家大族的规矩,这些事本应该当家主母周氏来办。虽说周氏是苏国公的继室,但论地位,她是长辈。论出身,大贵族周氏要远胜于赵氏。

但无奈周氏年少时家族里还不是他父亲说了算。家主是隔了一房的伯父,专制且轻视女子。凡周家那一辈的姑娘,全都讲究女子无才便是德。m.bīQikμ.ИěΤ

等周氏的父母兄弟渐渐出息。她已经过了开蒙的年纪。旁的姐妹,虽有和她境况一样的,但好歹还有心思补救。她呢,对读书识字是真的一点儿兴趣都没有。

至于后来为何要下工夫研究?让她感兴趣的也不是书本。而是才华横溢、丰神俊逸的探花郎………

按照周氏自己的私心,当然不希望大房来掌控这些人情往来。但比起私心,显然是苏国公这个文人的面子更重要。

这话苏国公没说,完全是周氏自己猜的………

因此这些年,类似于此类的俗务,都是由赵氏打理。周氏呢……前几年的时候还有心思耍婆婆的派头提点两句。后面瞧着赵氏虽然出身低微,但在世家贵眷中,名声颇好,也就不再自找没趣。

赵事办事妥贴这点,苏国公是知道的,闻言点了点头。漫不经心地点了点桌上的一本书。

“这些日子恰好读了本书,写的是景成帝时元圣皇后的事迹。你送去世子院里,让老大家的搁在节礼里面,一并给太后送去。就说老夫觉得甚好,请太后细阅,切勿再忧心费神。”

轻飘飘的一番话,却让朱总管心下诧异。但他是苏国公身边的老人。陪着这位老臣风风雨雨了几十年,倒也稳得住。

举国皆知。元圣皇后王氏。乃是大魏所有女子的楷模与羡慕的对象。前者是她在丈夫早逝,没有亲生儿女的情况下。依旧耗费心力辅佐新皇帝。后者是因景成帝这一生虽然只有短短二十多年。但是却真正与元圣皇后做到了一生一世一双人。m.bīQikμ.Иě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