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九章 捆绑(1 / 6)

大明国师 西湖遇雨 2217 字 4个月前

第489章 捆绑

“自北宋无力收回燕云十六州以来,随着北方游牧民族的冶铁技术逐步追平甚至部分超越中原,异族开始能够打造同等坚固的扎甲,更加强悍的长刀,汉人的军事装备除了弓弩等远程武器以外开始不再占据显著优势。”

“而重工业中钢铁部门眼下取得的重大技术进步,则代表着大明作为驱逐鞑虏、得国最正的汉人王朝,时隔数百年,再一次对全部异族形成了军事技术碾压优势。”

姜星火直接捡了众人能够听懂的话语,来说明工业的意义。

以棉纺织业为代表的轻工业,能够创收巨量外汇,给国家带来财富,给人口解决就业,这是眼下立竿见影的事情,大家都能听得明白。

而目前刚刚进行了技术突破,还没有马上产生直观效益的重工业,姜星火同样阐明了其意义所在,那就是军备。

这引来了文臣的惊叹和武臣的一众欢呼。

事实上,冶铁技术进步还有更重要的意义,这个时代的人或许不会懂得,但姜星火却非常清楚。

能够大规模冶炼钢水,获得钢材,其实就已经迈入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门槛。

为什么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后,火车才出现?

一部分原因当然是有了蒸汽机,才能有火车头的出现,另一部分原因则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后,人类才有能力制造出铁轨。

这里需要说的是,铁轨,用的其实不是铁,而是钢。

而这个选择,是经历过实际检验的,是个人都知道铁的成本比钢要低,所以一开始铁轨是实打实用铁造的,但是用了一段时间以后就发现了,普通的铁不仅硬度不够,韧性也不够,非常容易变形,会造成事故,而钢则不然,尤其是被铁轨制造所普遍选择的锰钢。

锰钢是在普通的钢水里,额外添加了锰碳,锰的特性很有意思,如果只加3.5%以下的锰,钢材会变得非常脆,但继续加到13%以上,然后经过处理,就会变得又硬又有韧性,即便风吹日晒生了锈,也就是看到的那种锈迹斑斑的铁轨,也不会影响正常的火车通行。

而之所以用锰钢不用不锈钢,一是因为不锈钢也会生锈,二是锰钢成本低,只有不锈钢的三分之一左右铁路需要长距离铺设,大头肯定不在碎石子和枕木这些可以直接通过简单加工获得的自然资源,而在铁轨上面,所以铁轨的材料,肯定是要选择最具性价比的锰钢。

今年总裁变法事务衙门各项工作里工业方面的报告仍在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