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大事不妙了!(1 / 5)

大明国师 西湖遇雨 1679 字 4个月前

第168章 大事不妙了! 对于解缙来说,这简直是天大的麻烦! 这个麻烦,不单单是指二皇子朱高煦的税卒卫,可以快速搭建完成,继而掌握独立的军权,对它所支持的大皇子朱高炽相当程度的造成威胁。

更大的麻烦是。

若是这套汉语拼音,在税卒卫普及了,那就意味着,以后也会在南京城里普及,会在直隶普及,也会在大明的十三布政使司普及。

这里可能会问,将来谁都能读书,甚至连孩童、女子也能识字,难道不是一件好事吗?

对不识字的人来说,或许是一件好事。

但解缙作为大地主与士绅阶层的喉舌之一,他基于自己的**,非常清晰无误地做出了关于这件事的判断。

那就是,这不是一件好事。

甚至可以说,大事不妙了! 为什么? 最浅显的一层含义,也是最容易想到的就是,既然普及识字的范围增加了,那么就意味着,参与科举考试的竞争人口基数,将进一步扩大。

因为以前上私塾开蒙识字的孩子,就比念不起私塾无法开蒙认字的孩子有比较优势。

而如果大家都识字,识字认字能够自学,那么就相当于拉低所有人的比较优势,原本上过私塾开蒙认字的孩子,跟穷小子就一样了。

那么,就会造成更大范围的读书内卷。

嗯,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可能就相当于突然有了一种简单的方法,让原本学英语程度有差距的小孩们,都掌握了基础英语。

那会导致什么?当然是原先掌握基础英语的孩子失去了优势,必须进一步学习中级、高级英语。

当然,这只是最浅显的,谁都能想得到的含义。

更深层次的东西,才是让解缙觉得不寒而栗的。

——士绅的话语权削弱! 为什么士绅阶层能代表民意?

原因不就在于,士绅阶层作为一个中间阶层,隔开了权贵阶层和平民阶层吗? 而这种控制、阻碍上下沟通的权力,才是士绅阶层的权力来源。

朝廷要求着士绅宣贯政策,也要求着士绅帮忙收税,所以才要对士绅给予优待。

那如果大明朝廷建立了税卒卫,不需要士绅帮忙收税了,士绅阶层就相当于被砍掉了一条左小腿。

而如果大明朝廷推广了识字,并且由税卒卫的退伍老卒帮忙宣贯朝廷的政策,士绅阶层就相当于被砍掉了一条右小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