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收取五十州(1 / 7)

大明国师 西湖遇雨 2766 字 4个月前

第114章 收取五十州

“所以,姜先生对抗小冰河期的办法到底是什么?”

朱高煦充满敬意地问道。

在他看来,姜先生这种言谈间便是未来数百年大势,挥斥间即可化解降临众生身上的灾难。

简直就是如同话本里古代那些身怀仙术的军师一般。

神秘,而强大。

李景隆也同时面露期待。

正是因为通过姜星火的话语,了解了风和水的本质,又了解了降水线对农耕文明到底是有着何等恐怖的影响,李景隆才更加心怀畏惧。

不知者无畏。

若是没有姜星火的这一席话,光是告诉他,每年少三寸雨水会如何如何,李景隆定然是根本不信的。

而如今,李景隆却非常清楚,三寸雨,对于北方的耕地,就是生死之差! 故此,李景隆虽然做了一些思考,但是依旧无法从自己的角度,思考出有什么办法,能够对抗持续数百年的小冰河期。

毕竟……天灾这种东西,真不好说啊。

而且,即便是有农业增产的办法,人口也会相应增多啊!

这个问题,李景隆认为光是靠农业增产,是解决得了一时,解决不了一世的。

所以,这不是成死循环了?

李景隆微微摇头,在他眼里,确实是无解的死循环。

姜星火淡淡一笑,看着两人目光坚定地说道。

“不是没有办法,相反,办法不少,上中下三策,你们想先听哪个?”

两人对视一眼,朱高煦开口抢声说道:“要先听上策!”

“可以,但是有个事先声明。”

姜星火点头说道。

“不管是上策、中策,还是下策。我们所做的一切讨论、畅想,都极为可能不是现实会发生的事情,所以只讨论对策本身可操作的合理性,不讨论在当下大明的庙堂环境下,未来是否能真的实现。”

见两人颔首同意,姜星火开始说道。

“上策,作为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其实是最为简单的。”

“只要大明在未来的一到二百年内人口达到峰值前,找到更适宜居住的陆地,把一部分超出耕地负担的人口迁徙过去,就可以让这片‘殖民地’成为大明北方气候崩溃时最稳固的压舱石万事开头难,只要找到宜居的陆地登陆,并且随后不断地拓展宜居的陆地,不断输送人口和物资,其实用不了几十年,很快就可以基本稳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