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进城(2 / 3)

别是他对沉重的双鞭更是鲜血滴落。黄得功哈哈大笑,直呼痛快这般酣畅淋漓的战斗真是过瘾呐,方才他带头冲锋手刃了三个鞑子,彪悍无比。

崇祯九年那一年鞑子入关,黄得功就同孙应元、周遇吉三人带领京营转战良乡、涿州累立战功。这一战黄得功又找回当年同京营兄弟袍泽浴血奋战的感觉,他大吼道:“儿郎们,随我继续杀奴!冲啊!”

很快双方骑兵又撞杀战到了一起,血与肉的激烈搏杀对冲,眼球充斥着凶蛮极具力量的血腥美感。后阵陈诺刚才亲眼看见黄得功一铁鞭将一个貌似清军拔什库的军官头颅砸了个稀巴烂,后面庐州镇众骑兵士气大增,紧紧跟随着自家大帅奋力拼杀。筆趣庫

黄得功和麾下骑兵将士彪悍拼杀给陈诺留下良好印象,虽说明末明军对奴战斗多是败仗,但是也不能极端否认明军的战斗力。

事实上明军营兵本身战斗力也是颇为强悍能打的,不能打只能说人为因素造成的,此时的明军小规模的战斗还算可以,但是一牵扯到了上万的庞大军队作战就不行了。

明军机构人员的腐烂,几乎是塌方式的,军队组织度弱化到了极点,根本指挥不了万人大阵仗,从战略到后勤方面,再到整个战役的把控程度全都拉胯,这是王朝末期根治不了的弊端。

就对指挥大规模战争而言,彼时正处于新兴王朝上升期巅峰的清国自然吊打明。

“将军,鞑子要溃了。”骑兵队殷长军一直密切观看着明清两军骑战动向,他早早看出战场胜负端倪,从而提醒陈诺。

现在来看虽然这支清军骑兵与庐州镇骑兵暂时斗个旗鼓相当,然也是凭着他们一时血勇和强悍武力支撑,良久下去,双方人数的优劣会越拉越大,到时清军的伤亡也会越来越大。

清军将军不傻的话看到击不败明军,自会明智下令撤兵。HTtρs://Μ.Ъīqiκυ.ΠEt

殷长军的话很快应验了,清军号角吹起,开始脱离战场徐徐撤退,黄得功见状率兵趁势追击,又杀出一里多地。

庐州镇将士回转后人人脸上喜气洋洋,血污满身,主将黄得功更是不堪,满身血水不说,使用的双鞭更是被血水浸泡,战时湿滑不能拿,他无奈只能用布条将铁鞭缠在双手上使用。

陈诺见到黄得功恭喜道:“祝贺黄帅大捷!”

黄得功摆了摆手也不谦虚,脸上的笑意放肆绽着,这次斩首清兵首级三百余颗,己方虽有两百多人的伤亡,但这也是了不得的大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