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5章 不舍得死了(2 / 3)

“我可请不起,我连军饷都没有,大锅饭,我们营的大锅饭,跟司令部的没啥区别。”

“那就尝尝特务营的大锅饭。”

赵志国并没有在特务营待太久,因为赵志国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各部队接下来的任务告诉他们。

原本赵志国是想过把参与各部队的指挥官都召集到司令部,然后再给他们下达命令的。

但赵志国也需要了解自己的部队,也需要看看部队最近的状态,是不是符合执行他们要执行的任务。

赵志国不想高估自己部队的战斗力,不想用不切合实际的战斗力来打一场原本就充满危机的战争。

当赵志国离开的时候,曹兴华郑重地冲着赵志国的背影敬了一个礼。

在晋绥军时期,曹兴华就一直渴望着,他能带着部队给日军作战。

如今已经实现,他感谢赵志国给他的这个机会。

前往平城的途中,赵志国看到了路上的运输队伍,还有一些用扁担挑着粮食的百姓。

随着第一军分区越来越稳定,粮食变得充盈起来。

当地军属就会多做一些食物,往自己孩子所在的军中送一些。

“向排长,你老家现在怎么样了?”赵志国问。

向排长的老家就在望县附近,当时赵志国带着部队攻打望县的时候,向排长加入了军队。

“村子里家家户户有地种,要说过的很好,还不至于,但是这一年没再听说有饿死人的事情发生。”

连年的战乱,百姓流离失所,田地荒芜,粮价飞涨,饿殍虽不遍野,但也常见之事。

当百姓开始安居,当土地开始有了生机之后,也就没有再发生饿死人的事情。

“当再过两年,周围工厂开起来之后,日子会更加好过。”赵志国说。

当机械代替体力劳动的时候,土地的生产力提高,多出来的劳动力会进入工厂。

“司令,我听老家的人说,某些村子要给立长生碑呢。”向排长说。

“这不可取,这事情得让民兵去查一查,不能开这个头。”

“当地人也是一片好意。”

“好意我心领,但我们的部队不能搞这一套,我们的军队诞生的目的就是为了劳苦大众,而且我们建设部队的资源来自于他们,要立长生碑,也是给百姓立,而不是给我。”

“司令,但也是您带着我们给他们创造了他们希望的生活环境,而不是其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