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5章 天降大雾(2 / 3)

民兵虽然也隶属军队管辖,但赵志国不想让民兵出现重大的损失。

毕竟民兵有价值的地方不仅仅是体现在战斗方面,他们组织转移百姓,搜捕间谍等等,都能够发挥出很大的价值。

而且民兵战时能够打仗,非战时,可以参与组织耕种。

要是民兵损失过大,很多乡村就会失去大量劳动力。

日军骑兵和装甲部队也没有想到,跟他们第一次交手的竟然是这些连正经训练都没有过的民兵,尤其是这些民兵的枪法一言难尽。

对方开枪,不是要置他们于死地,而吓唬他们的。

见识到对方的枪法之后,日军根本就没有理会民兵的心思,反正二百米开外,这些民兵无论是瞄人还是瞄马都打不到他们。

然而民兵打击日寇的办法靠的可不是枪法,毕竟百姓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

挖陷阱,埋地雷,小鬼子最烦什么就来什么。

在民兵锲而不舍的袭扰之下,日军终于开始出现了伤亡。

毕竟带着伤员一起行动会减缓大部队的速度,要是长时间被滞留在赵志国的防区,没有补给来源,赵志国不用派部队围剿他们,他们就会饿死。

日军在留下一支小部队照顾伤员之后,继续向西行军。

随着天黑下来,小鬼子的速度也越来越慢,前方侦察探路的部队反馈回来的消息也越来越长。

毕竟风高月黑,周围漆黑一片,纵使小鬼子有地图,周围的参照物看不清楚,他们也无法判断目标的具体方向,只能边探路边行军。

要是前方探路的侦察员是个糊涂蛋,日军骑兵可就要南辕北辙了。

小鬼子怕走错了路,就减缓了

行军速度。

可日军侦察部队在前方探路却没有那么安生,在黑暗中是不是冒出一支十几人的民兵队伍对着他们开枪。

在黑夜中,日军也不敢冒然追击,以免前方有埋伏。

在跟日军交手的过程中,周围卷进来的民兵越来越多。

南边一支十几人的民兵队伍刚刚骚扰完日军,北边又来了一支几十人的队伍,半个小时之后,前方探路的日军又遭到了一支百余人的民兵伏击。

小鬼子倒是没有死伤多少人,但是探路的侦察人员不断被埋伏,根本无心侦察,更无法确定他们行军方向的准确性。

直到半夜时分,日军大部队后方遭到了猛烈的袭击,警卫团一个营的兵力赶到了战场,对着小鬼子的**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