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1 / 7)

实力高下是一回儿事,而智力的谋划算计也是一回事,当李自成在谋划算计吴三桂时,吴三桂自然也是在谋划算计李自成的,然而,两个人都有一个巨大的遗漏,那就是他们都没有谋划算计满清。

这个遗漏无疑是致命的,因为,满清不但算计谋划了他们两个,而且,还算计谋划了整个大明的天下,当然,他们还要同时谋划算计着蒙古与西藏,甚至是西域新疆。

满清的视野无凝比吴三桂李自成之流要宽阔的多,所以,他们也会做出最有利于自己的措施,而反观李自成与吴三桂,则目光短浅的多,他们只盯着自己的对面,对面两侧与身后,却根本就不顾及。

了解的少,掌握的信息量自然就少,那么他们的格局也就如此了。

就这么两个家伙在这里拼死拼活,而满清在他们的身后却在算计谋划着他们,以便给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所以,无知是最可怕的,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孙子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老子是在说人生是在说哲学,而孙子是在谈论一场最简单的战争模式。

老子和孙子都是在表述一个层面的事情,而李自成与吴三桂他们所在面对的却并不是一个层面的事情,而是一个最真实的最现实的事情,而这样的事情往往是复合的甚至是全息的。

所以啊,不能死读书,读死书,书上的东西都只是一种提取,是一种干瘪的没有了生命力的东西,与实现之间,只能是一种影射,而绝对不会是真实,这种影射也是局部性的,层面性的。所以,尽信书不如无书。

李自成出身如此,能力有限,格局就放在那里,他看不到是正常的;可是,吴三桂就不应该了,他可是一直在高层位面上的,结果他居然也看不到,那就是智力和天赋的问题了,这个问题更大。

李自成是出身限制了他,如果从这一点上来讲,李自成要比吴三桂优秀一些,当然也是有限的,因为,他也是一个转战多年,生死多少回的人了,难道反省的机会还少吗?搞到要登基的地步了,居然还没有打开格局,还不懂得经营人生,这样的人也只能是……被淘汰了。

两个人的表演,并没有改变战场上的形势,也没有对战场产生任何的影响,李自成所部的人数优势随着战斗的时间延续,就越来越明显了,而吴三桂所部自然就越来越处于了劣势。

此时的吴三桂也发泄完了,重新上了马,冷冷的看着战场,并在心里算计时间,不到十里,一个来回,去时马速疾,来时十万大军缓,他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