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1 / 7)

郑勇放下了孙传庭的亲笔信,陷入到了沉思之中。

按照当下的思想价值观,郑勇是孙传庭的义子,那么,父亲有命令郑勇就必须接受,父为子纲啊。三纲五常,一直是这个时代的一个铁律圣典。

可是,这对郑勇的约束力,却并没有那么大。他可是后世穿越而来的人,自我的意识更加的强烈,再者,他现在的局面,也已经不允许有一些个人的做法和想法了,他必须通盘考虑,权衡利弊,做出最理智的决定。

孙传庭其实对他也没有多大的恩情,当初所以认他做义父,其实这里面更多的是利用或者叫作借用。在此期间,他已经做了自己应该做的,给孙传庭争取到了一个最好的结果,所以,他并不欠他的什么。

然而,毕竟还是有父子关系在这里,同时,还有一种师生的名分也好像有,当然,也有上下属的关系。

想来想去,他与孙传庭之间的关系还很复杂。

郑勇苦笑,想起历史上的孙传庭,有能力,有品德,只是运气真的太差了,他实际并没有发挥出自己的真正价值出来,就被崇祯给催掉了性命。

有时,愚忠是很可怕的,虽然他维持了某种秩序,可是,却因此造成了更大的秩序的一种破坏,郑勇自然不是一个短视的人。

现在郑勇的当前目标是把山东行省控制在手里,在江南,把上海县控制在手里,而南京要进行渗透。南京已经是一个油漆的非常鲜亮,描绘的非常繁琐的棺材了。从**与军事上来讲,他几乎没有任何的生气,而是充满了死气。这样的一个地方,从商业来说,从文化来说,却又充满了生机,非常的繁华。

这就是江南很奇怪的地方,这里的**与军事,总是非常的低迷,而经济与文化却非常的兴旺,直到后世也是如此。

**与军事在北方,而文化与经济在南方,这样的局面从后汉开始形成,一千多年来就没有怎么变化过。

当然,这里面有很多因素,不过,最大的因素就是北方的游牧游猎部落对于农耕文明的一种侵蚀所造成的。游牧民族对于农耕文明,天生有一种军事上的优势,这在全世界都是如此,并不唯独中国独家的现象。

直到技术文明发生了大幅度的变化,才把这一现象,彻底的给扭转了。m.bīQikμ.ИěΤ

游牧民族面对工业文明,立即就全面处于劣势,**机动优势彻底消失了,游牧民族也就立即被剥离了个干干净净,除了老老实实的牧放以及歌舞,他们再也没有别的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