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1 / 7)

终于,刘司正被寻找到,并带了过来,他的情况还好,只是,两只眼睛都带着两个黑圈,让郑勇想到了国宝。

刘明月大惊道:“堂兄,因何如此?”说完还看了郑勇一眼。

刘司正却哈哈大笑道:“唉,这一段时间是某过得最为舒心的一段日子,不为衣食而愁,只为学问奋力,快哉!”

随着刘司正的诉说,大家这才知道,他这一段时间,其实就在两个地方来回的走,一个是图书馆,一个是食堂。如果饿得极了,他就会去吃饭,他知道那食堂会有钟声来报开饭的时间,只是有时因为读得太过投入,也会错过时间,所以,之后他就会多要一些干粮,揣在怀里,这样饿也就可以随时拿出来啃几口,而图书馆里也是提供热水的,对此,他非常的满意。

而且,这图书馆夜里也不会关门,这是为了方便技术人员随时去查资料,所以,管理人员是倒班的,图书馆却不会停。

就这样,他饿了就吃,渴了就喝,困了就睡,之外除了上厕所,就是读书读书还是读书。

虽然才仅仅只过了十来天,可是,他却已经阅读了大量的书籍,知识量已经增长了很多,郑勇与他进行了一些交谈,发现他真的快成了个专家了,这个人,很有成为学者的潜质啊,除了年龄有点大,别的都非常合适。

于是,郑勇想了想道:“刘兄好学,乃博士之才也,因此,我想特聘刘兄为我之博士,未知刘兄意下如何?”

刘司正皱了下眉头,大明时期的博士并不是一个特别好的名称,因为在茶馆里给人倒茶的叫茶博士,做面馆的叫面博士,连榨油卖油的都叫油博士了,这博士的名称已经烂大街了,相当于后世的师傅了。

这样的一个称呼,他真的不是很喜欢,因为,读书人最要面子了。

郑勇听说了原因之后也是吹嘘,没有想到这博士两个字竟然成了这么一个样子,这和后世对于小姐这个称呼的运用,真的有异曲同工之妙啊。

但是,郑勇还是道:“博士者,博学广识之士也。世人烂用,何不以先生为之正也。”

刘司正听了就犹豫起来,那刘明月却问道:“那这个博士月例是多少?”

郑勇道:“二十两。”

刘正司一下子眼睛就亮了,二十两!!!这是多少钱?多少钱啊!于是他激动了起来,浑身都有些颤抖道:“这这这……忠忠忠忠……忠义义义……伯,不可诓我也。”

郑勇笑道:“二十两是月例,还有别的,比如,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