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1 / 6)

孙传庭无语了,这是什么?这是在以人数来要挟圣上吗?这不是奸臣又是什么?在这朝堂之上,哪里还有什么是非曲直?哪里还脸都以忠孝节义?有的只是党争,党争,还是党争!

于是,孙传庭真的就不再讲话了,他绝望了,有了退意,这朝堂如此,怎么可能有忠直之人的立足之地?天天都是党同伐异,无端的消耗着朝廷的资材,每一个人才华,以及众多的青春与生命,还不如归去,哪怕是去教一个蒙童也比在这里要强啊。一想到蒙童,他就想到了郑勇,这个孩子如果自己能够全力一赴的教而育之,将来必成就一番事业,如此自己此生也算是有所收获吧?想到这里,便去意以绝。

崇祯与众臣口舌了一番,就是为了给孙传庭争取一点空间,也好让他继续为大明作出贡献,而不是倒在这党争之下,可是,自己费了半天的口舌了,却并没有听到他再说什么,低头一看,差了一点没有气死,那孙传庭此时端坐于朝堂之上,正闭目一动也不动,仿佛老道闭关,老僧入定一般。你这是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了吗?

崇祯真的很生气,他在为了孙传庭而与一众大臣斗争,而孙传庭本人却是外人一样的,闭目静坐,也不知道他在想些什么。于是,他气不过,就问道:“孙爱卿这莫不是要去修神仙吗?”明朝的国教是道家。

孙传庭闻言睁开了眼睛道:“加陛下,臣不善党争,而善实务。然而,方今之朝堂,已无实务忠直之人的立足之地了,所以,臣无话可说。”

对于孙传庭的话,其实崇祯也是有切身之感的,他一听内心高兴起来,终于有一个敢说真话的了,以孙传庭之能,一定是早有预谋,那么,他一定会有一宏篇大论,维护纲纪,痛斥宵小,等他慷慨激昂之后,自己再表彰一下,造成忠君爱国之势,如此,那些主和派自然也不敢再议论攻讦,如此正好可以给自己一个台阶,至少也要保住孙传庭的陕西巡抚之位,这剿杀流贼,还少不了他啊。“

于是,崇祯问道:”那孙爱卿对于当今朝堂有何感想?“

这就是给了孙传庭当喷子的权力了,杨嗣昌们大惊,如果孙传庭真的顺竿爬,那他们就被动了。于是,所有人的目光都聚向了孙传庭。

而孙传庭却恍然不觉一般站起了身来重新跪拜下来道:”臣争战多年,身体已经多积有病症,在此,恳请陛下,准许君致仕回乡,将养一段时间的身体,以便痊愈之后,再为国事奔忙。“

这话虽然说的委婉,不过,却也非常的明确,就是想撂挑子不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