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解封海禁(2 / 4)

海禁,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呢?”

“陛下!”

就在这时,一位文管集团的官员站出来说道:“以微臣之愚见,解封海禁,弊端将大于利,还请陛下收回解封海禁的命令。”

“嗯?”

龙椅上的老朱,眉头一皱,有些不爽的问道:“如何一个弊大于利呢?”

“启禀陛下,一旦解封海禁,海盗和倭寇作乱之势,将一发不可收拾,届时,沿海这些地方的老百姓,可就要遭殃了。”

“大明才刚刚安定下来,根本没有这么多精力,去处理海盗和倭寇。”

“还有一件最为重要的事情。”

“一旦解封海禁,这等于就是在放任那些**商,让他们大肆的收敛钱财,最重要的一件事情,一旦让这些**商出海,他们就会将我们大明朝的宝贝东西,都带到海外去销售,若是让他们将我们大明朝的宝贝,卖给这些海外异族。”

“这将我们大明天朝上国的威严,置于何地呢?”

“区区一些海外异族,他们也想要享有我们大明天朝的宝贝,简直痴心妄想。”

“最重要的一点,一旦解封海禁,保不准我们大明天朝的这些商人,将会带着我们大明天朝的钱财,逃到海外之地。”

“若是让他们将我们大明天朝的钱财,带到海外去,岂不是在削弱我们大明天朝的实力,同时助长海外异族的实力。”

“陛下,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法度。”

“在我们大明天朝,商人是没有什么地位的,若是等他们去了其他国家,发现在某一个小国家,商人的地位比较高呢?”

“若是这个消息传到咱们大明天朝内部,那些商人会怎么样呢?”

“所以!”

这位文官接着说道:“想要制止这样的事情发生,绝对不能解封海禁,还必须的坚持海禁这一项基本的国策不动摇。”

“嗯?”

还别说,听到这个文官的话,老朱心中微微一动。

貌似,还挺有道理的。

士农工商,不管在什么朝代,商人都是没有什么地位的。

就如同最基本的科考,农民和工人子弟都能够去参加科考,唯独商人的子孙,不管你的学问有多好,都是没有资格参加科考的。

就如同诗仙李白,他的才华,那是众所周知的。

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

就因为他是商人籍,科考这件事情,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