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李秀成兵进皖北(1)(2 / 3)

百年争战 路人四九 1041 字 5个月前

欧阳兆熊道:近来我军各营频繁调动,听闻亦有怨言。

曾国藩道:吾即巡视各军,安抚人心。

3月下旬,曾国藩自安庆乘船下驶,首至芜湖,驻足一日,复至无为裕溪口,召见彭玉麟。翌日至乌江,偕杨载福转进大胜关;24日,抵雨花台大营,与曾国荃促膝竟夜;尔后自九洑洲下驶金柱关,经东西梁山、运漕镇、石涧埠,神塘河,回返安庆。

国藩巡察月余,心情大爽,上疏曰:贼行无民之境,犹鱼行无水之地;贼居不耕之乡,犹鸟居无木之山;其处必穷之道,岂有能久之理,而东南要隘,如安庆、芜湖、庐州、宁国、东西梁山、金柱关、裕溪口及浙之金华、绍兴,此皆山川筋脉必争之地,但求此数处不失守,终足制该逆之死命。

昔年粤贼所至,筑垒如城,掘壕如川,坚深无匹,近亦日就草率。而官军修垒浚壕,今实远胜于昔。贼中群酋受封至九十余王之多,各争雄长,苦乐不均,败不相救,而官军仰承圣谟,三江两湖,水陆各营,和衷共济,呼应灵通,此皆可喜之端也。

慈禧太后接奏,道:曾国藩所奏,过于惊喜;兵行之道,神鬼莫测,岂可麻痹。速传谕令,严敕曾国藩、僧格林沁并李鸿章、左宗棠、都兴阿、曾国荃各部,贼逆一日未灭,战心一日不泯。

恭亲王奕忻道:忠酋二十万匪军,会攻皖北,倘与淮北之残捻会合,南下入鄂,其势更大;苗练十万,盘踞凤阳,倘有反复,大局坏矣!

慈禧太后道:沃酋张乐行,乃捻匪盟首也;雉河集战后,不见其踪。速谕僧格林沁亲王,督率蒙古铁骑并直、鲁、豫、鄂、皖五省兵马,即行搜捕,彻歼沃酋张乐行及其余部,苗练沛霖,如显贰心,一并诛杀。

雉集河大战,二万捻军阵亡,沃王张乐行仅率二十轻骑突围,行至西阳集,被叛将李勤邦拿获。

苗沛霖闻,飞速索要。李勤邦置之不理,反将张乐行交予僧格林沁。

僧格林沁亲自劝降。

张乐行道:吾诛暴安良,拯救百姓,倘若降尔,生不如死!

僧格林沁亦不再劝,遂将张乐行凌迟处死,又令苗沛霖遣散麾下兵勇,解甲归田。

苗沛霖顿失所望,心潮澎湃,道:胜保被缚,乐行又亡,吾再无依恃。我辈所为,终难免一死,不如先发制人。速传吾令,各营即刻蓄发,路遇清妖,一律斩杀。

苗沛霖复反之时,忠王秀成正督兵围攻无为石涧埠要隘,秀成听闻,声色未动。

纳王郜永宽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