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一章 我的要求并不高(2 / 4)

内中大型企业的合作协议,甚至还有三洋市猎尚集团、中星集团浙西省外企业对我们丽水镇的合作意向书,就连米国诺基亚公司,都对我们丽水镇的发展十分关心。徐区长,我想问问您,目前在我们临河区,究竟有多少家这样的大型企业想要和区**合作?”

白哲的每一句话都说的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正在看资料的徐庆祝,忍不住对眼前的这些协议意见书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压力。

匆匆看过各家公司的印章之后,徐庆祝已经是震撼地无以复加。

他十分奇怪,一个不起眼的丽水镇,竟然能吸引这么多大型企业的青睐,他一个镇委书记是怎么做到的?

这要是搁在自己身上,就算是让他去卖**,他也敢肯定绝对没有这个把握。

但事实就摆在眼前,不由得他有任何怀疑。

财政局长葛宏伟眼看着白哲要占据绝对上风,立刻起身道:“白哲同志,请你搞清楚,我们临河区的财税收入再这样大言不惭吧,我们临河区……”

“你们临河区去年全年GDP总额是52596万元,财政支出是23亿,财税收入总额是16亿,葛局长,我说的对吗?”

葛宏伟一脸懵逼地看着白哲。

【他是怎么知道的?这功课做的也太足了吧?】

白哲轻轻一笑,并没打算就这样放过他。

“我再说个数据,葛局长听听看我说的对不对。虽然你们财税收入达到了稳步增长,但是其中第一粮食产业占总税收的28%,第二工业产业占到29%,第三产业却足有43%,然而我们临河区全民总人口是18万6千多人,在这种极不平衡的产业经济布局下,得到的短暂经济增值,我想问问各位,这是经济良好发展的势头吗?”

不打他的脸一下,都不知道丢人有几个角,还敢跟白哲提财税收入?找抽也没有这么无脑的。

这个问题,白哲专门研究了一下,第一产业仍是他们临河区的基础产业,农林畜牧业的发展是前人走出来的成绩,因为临河区有大面积的滩地再加上丽河,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能做到第一产业28%,随随便便都能创造营收。

然而由于最近几年国家提倡发展农村经济,所以作为建筑工业的第二产业受到第一产业的冲击,被挤到了29%的比例,第三产业正是因为如今出现了发展断层问题,大批毕业的大学生和无业游民只能选择自主创业来维持生活,所以第三产业的服务业就成了他们的首选,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