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一十八章 扩军!吕布的决定(2 / 3)

,而沐云又懒得自己动手操练,唯一的解套办法,就是培养出几个出身于大汉帝国,【根正苗红】的练兵大家。

沐云摸了摸自己的下巴,快速地锁定了适合的人选,然后便暂时地将这些事情放下,接着就把目光重新聚焦在大汉帝国与鲜卑之间的战场上。

……

在成功接收沐云给予的资源以后,吕布、张辽和高顺就开始了他们新一波的练兵大业。

首先,他们将伐罪军身上携带的装备进行了一定的调整。

弩盾虽好,可装填起来实在太过缓慢,在与鲜卑八部军对抗的过程中,也才装填两次,一共**三轮。

此外,弩盾的防守面积太小,同样是一个问题,基本上仅适合在骑战中使用。

所以吕布三人针对这部分,将伐罪军的装备配置划分成三类,即:步战持刀盾者、步战持枪者,以及步战持弩者。

步战持刀盾者,除既有的装备以外,多带了一面盾牌背在身后。

步战持枪者,舍弃弩盾而使用防御能力更好的臂盾,并且多带了两截短杆,能够过组装的方式使两米多长的钩镰枪,变成四米左右的钩镰矛。

步战持弩者与步战持枪者相仿,舍弃弩盾而携臂盾,但不同的是,他们额外携带的装备不是两截短杆,而是一把重型手弩和一把轻型连弩,能因应战场需求对敌人进行狙击或覆盖性打击。

在完成伐罪军的装备调整以后,随之而来的就是人员配置的部分。

吕布三人在经过研讨以后,采用二比三比五的模式,也就是两名刀盾配三名枪矛,再加上五名弩手的配置。

这样的配置即可确保队伍的防御强度,建构起来的枪阵也能对骑兵产生足够的威胁,还能最大限度地维持伐罪军的远程攻击能力。

只是,随着兵种能力的切割分化,伐罪军的发展潜力也下降了不少,虽然还是有机会成为王牌禁卫级的单位,但难度却要比一开始来得大。

不过,这么做的好处也很明显,那就是训练周期获得大幅度的缩短,吕布三人莫约只花了七天左右的时间,就让伐罪军适应了新编制下的作战模式。

可惜好景不长,在看见伐罪军训练得有模有样以后,闲不住的吕布便再次兴起了出击的念头。

无奈之下,张辽和高顺也只能再次以副将的身份陪着吕布出战。

不得不说,高顺的练兵天赋是真的牛叉!在结合上一次的经验,以及装备配置与战术定位的异动以后,伐罪军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