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6章 绝不能退(2 / 7)

明末大寨主 渤海郡公 2846 字 5个月前

没钱招募志愿兵,大不了就征兵啊,这年头不拿薪饷也愿意当兵的青壮多了去,就算不愿意也可以拉壮丁啊,不管什么类型的政权,可都没有说你自己不愿意当兵就可以不去的情况存在。

如今大乾,虽然说是实施募兵制度,但是也有部分义务兵的相关条例的,只不过暂时都局限在退役军人、民兵部队而已,如遇战事,军方是可以随时征召退役军人以及民兵参战的,拒绝那就是叛国罪。

对于普通青壮的强行征召虽然没有,但是真想要有,那也就是一纸诏书的事。

只不过,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楚行是不会这么干的!

以大乾的庞大人口,哪怕是打大规模的战争了,也不至于需要强行征召,那是人口小国迫不得已的做法,在大乾,光光是现役军人以及退役军人还有民兵,这加起来的兵源数量就是两百多万了,战时肯定也能够征召到大量志愿兵的,少说也得百来万。

想要把大乾的这三百多万人的兵源消耗干净,以至于要让大乾强行征召普通青壮,在如今的地球上,还没有那个国家能够办到呢。

这也是大乾一直都不着急着用什么义务兵制度的缘故,只是使用志愿兵和退役兵、民兵相互结合的募兵、动员制度。

这既可以保障部队的战斗力,又可以避免过于刺激民众。

拼消耗,尤其是拼人口消耗,大乾谁都不怕,甚至是直接对抗全球都不怕!

那些蒙古人估计也是知道的,不会这么蛮干去攻打这些看似简陋,但实际上每一个都是绞肉机的土垒棱堡。

这些土垒棱堡,部分的核心建筑是使用了水泥,大部分还是就地取材,使用泥土、石头、木材等,估摸也不大,条件也非常的简陋。

每一个堡垒,相聚是十五公里,每个间隔十五公里,这个也是有着极大的讲究的。

首先这个距离和内地的驿站相当,是一马匹快速飞奔的极限距离了,可以依托这些土垒棱堡,建立一条有效的驿站通讯体系。

此外,这些堡垒中间,也会有一些规模很小,只有几个人驻扎的小堡垒,这是用来点燃狼烟传讯的。

同时十五公里这个距离,刚好是大部分徒步辎重运输部队的每天所能够机动的距离,距离如果稍微远一些的话,一天的白天时间就不够用,太短了浪费。

倘若是遇到紧急情况,附近的友军徒步急行军前往支援的话,十五公里也就是大约三四个小时的行军时间,倘若是有着马车乘坐赶路的话,还可以更快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