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五章 大乾商法典(2 / 7)

明末大寨主 渤海郡公 2914 字 2023-02-25

用那些只会八股文章的读书人的缘故。

这表面上是为了人才,但实际上还是为了拉拢各地的精英阶层!

大乾王朝自从建立以来,一直都是走在精英阶层的对立面,尤其是在税收方面,所采取的‘士绅一体纳税、商税、农业税’这三大税种,几乎是严重打压了当地的精英阶层,并不断的激起他们或明或暗的反抗。

崇祯三年里,被大乾王朝抄家灭族的不知凡几,镇压的武装抗税也是多如牛毛,杀的那叫一个人头滚滚,而且杀的大多都是地主、大商人为代表的精英士绅阶层。

但是治理天下,也不能一味的靠杀,都把人杀光了他楚行治理谁去啊?

甚至很多时候,在楚行攻城略地的时候,自己身边儿人也在迅速腐化,堕落为士绅阶层,他莫非也一股脑将一起造反的兄弟伙全都杀了不成?

所以科举,是楚行,也是大乾王朝用来和士绅阶层缓和关系的一个重要手段!

这些士绅阶层最在乎的是什么,其实不是土地也不是赚钱,而是当官!

数千年来,华夏大地里的精英阶层,最在乎的还是当官!

没办法,数千年来所形成的官本位思想不是那么容易被扭转过来的。

楚行现在玩的手段,就是一方面强行推行各种新政策,并为此大杀特杀,而另外一方面,也是给予了那些服从大乾王朝统治的士绅阶层一个进身之阶,通俗一点来形容就是一手大棒一手糖果。

崇祯四年的科举落下帷幕后,楚行指示今年也要开始准备明年的科举了!

是的没错,楚行是最近几年里,每一年都办一次的科举,这一方面是为了拉拢精英阶层,另外一方面也是为了缓解人才的匮乏。

哪怕是楚行心中的人才,乃是童子军里的学生,或者是国子监里的学生,但是偌大一个帝国,需要的官员可不是几百几千人,而是成千成万呢,现在大乾王朝的统治区越拉越大,对官员的需求数量也是越来越大。

尤其是大乾王朝的政权可是直接下乡的,没有和明王朝一样,只建立到县一级,一个县才那么一丁点的官员而已,大乾王朝里的官员比例是比较大的。

而且大乾王朝里是没有吏这种说法的,但凡是吃皇粮的,都有着官身,哪怕是最低级的科员或者是巡警,也都是有着从九品的官身!

这也是让不少人都误会大乾王朝官员众多,但实际上,并不存在这种事实,因为大乾王朝实际上是和明王朝的官、吏合二为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