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七章 刘存旭下扬州(1 / 4)

明末大寨主 渤海郡公 1625 字 2023-02-25

对于童子军的改革,也是楚行在这个时代,小心翼翼展开后,进行的现代教育的一个尝试。

因为师资力量极其匮乏,除了一些开明的士大夫、传教士之外,真正能够挑大梁的只有他自己。

而且楚行自己也忙碌的很,这就注定这种方式短时间内很难大规模展开的。

只能先培养那么一小戳人才,而且还无法花费太多的时间培养。

只能是选择最优秀,自学能力最强的那一批人进行培养。

楚行培养他们的目的也不是让他们能成为科学家之类的,楚行只是希望能够培养出来有一批种子来,然后让这些种子担任老师,教导更多的人而已。

这也是为什么要在童子军采取高年级生教授低年级生的缘故。

楚行自忖,童子军的孩子们长大**之后,肯定是最尊重学长的一批人了,因为他们的知识,往往便是来自于学长的传授。

讲武堂、国子监、童子军,这就是楚行目前所采取的三种人才教育方式,每一种的教育方式乃至学生的对象都是不同。

御学堂的学生都是现役军官,这些现役军官的身前乃是弃笔从戎的士子。

国子监的学生乃是普通学子。

而这两个群体的学生入学之处一般都是十几岁甚至二十几岁了,放在这个年代来说都是成年人了,三观已定,接受能力不强,但是简单培养一番后也能勉强可用。

而童子军的学生清一色都是孤儿,而且年纪偏小,没有家庭束缚,同时三观尚未形成,如同一张白纸一样,楚行爱怎么培养就怎么培养。

而这一次登极恩科里那些算学以及杂学成绩优异者,都将会被补充到国子监里学习。

不过这些人里头并不包括刘存旭。

作为一个传统家庭培养出来的士子,他能够读书就已经不错了。

刘存旭家里也没有条件让他去读什么兵书杂学,算学也只能算是勉强。

他真的拿得出手的,便只有楚行极其看不上的四书五经,以及还算是不错的史学和策略。

不过这也算是不错了,毕竟人是可以在工作岗位行培养了。

用老朱的教书育人的理论,便是德行操守都不错的人才,是可以重用的。

楚行即便是想要革新,但是在出现巨大的成果之前,还是要沿着前辈的老路往前走的。

徐州院试的考试成绩出来后,刘存旭以第六十七名上榜,成为了大乾王朝的第一批新科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