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3、态度坚决(2 / 4)

聊了起来。

张永指着旁边摆放的各种酒水,笑吟吟问道:“夏总,咱们喝白酒还是红酒,或者啤酒?”

夏景行这时也注意到了旁边摆放的各种各样的酒水,暗赞对方准备充分,是个有心人。

“啤酒吧,啤酒跟火锅才搭。”

夏景行不喜欢吃火锅的时候喝白酒,因为那简直是自己给自己找罪受,红酒又不伦不类,啤酒很接地气。

张永拿开瓶器拧开一瓶啤酒,起身给夏景行满上一杯,又给自己满上,然后端起酒杯,笑着说:“夏总,我敬你一杯。”

夏景行端起杯子,和张永碰了碰杯,然后饮了一小口。

张永看都没看夏景行杯子,一口气全干了,然后又满上,小细节做得很到位。

夏景行见状,没有多说什么,知道这是个精明人。

等酒过三巡后,夏景行开始说起了正事。

“张总,对于海底捞火锅未来的发展,你有没有什么规划?”

张永夹菜的手僵在半空,停顿了那么两三秒,放下筷子,微笑说:“夏总,你还真是抬举我了。

我没读过大学,也没在什么大企业工作过,对于未来,根本谈不上什么规划。

跟大多数经营火锅店的老板一样,整天脑子里想着就是怎么多招揽客户,怎么把店铺经营好。”

夏景行笑了笑,看得出张永对他有很强的防备心理,故意藏拙。

张永虽然是苦出身,文化也不高,但能打造出模式独特的海底捞,眼下还在全国开了十几家分店,怎么可能对未来没有规划。

他看过惊蛰基金搜集递交上来的资料,结论就是,张永是个极其有主见、有规划的人。

1994年,在川省拖拉机厂干了6年电焊工的张永支起了四张桌子,比何永慧多一张桌子,开始卖麻辣烫,后面转为火锅店。

最开始开火锅店的时候,张永甚至不知道毛肚是什么东西,还不会炒料。

但他学习能力和悟性很强,知道自家火锅店味道不具备优势,就每天凌晨去市场买最新鲜的食材,把服务态度做好,把上菜速度加快,甚至帮客人带孩子、拎包、擦鞋……

无论客人有什么需要,张永和员工都二话不说去帮忙。

这样做了几年之后,海底捞在简州已经是家喻户晓。

可以说,海底捞的服务,在张永开设第一家店的时候,就已经成功打造了出来,后面只是在不断完善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