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2 / 4)

夏梵 1442 字 6个月前

名额,还说需要4000块钱。

大哥大嫂听了只说了一声:“乖乖,这么多钱啦!”

看到大哥大嫂根本没有拿钱的意思,二哥知道自己招了个大麻烦,但是事情已经办了,钱已经交了,没有退路。

饭后,母亲对二哥说“这钱我拿,不要你拿。”

二哥说:“我是指望回家,哥哥、姐姐们大家凑凑的。”并说,钱是交了但瞒着二嫂的。

解决了我的户口问题,接着母亲又让二哥想办法,给我找个工作,哪怕是临时工。后来,二哥又在他的下属单位给我找了份临时工。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在我第二次参加高考之前的四五月份就办好了,而且是瞒着我的,但也并没瞒多长时间。母亲由于太高兴还是在我参加高考前,告诉了我这一切。

我高考再次落榜后,二哥又回了趟家,到村里、乡里帮我**了农转非的手续。ъΙQǐkU.йEτ

二哥回家**转户口的这天,正值盛夏,全部办好回家吃过午饭后,母亲坐在门槛的青石板上对坐在石板另一头的二哥说:“这钱不能让你一个拿,我拿一部分。”

二哥说:“拿都拿了,算了。”

母亲说:“我说我拿一部分,我肯定拿一部分。”

听了母亲和二哥的对话,我说:

“我上班后,每个月还一点,我自己还完。”

二哥看了看我,说:“算了,算了,算了。”一连说了好几个“算了。”

第一次二哥回家以为大帮小凑的能把4000块钱的户口钱解决掉,结果很失望。第二次二哥回家估计也不再指望什么了。所以一个劲地说:“算了”。

从母亲的言语和二哥的表情之中,我读懂二哥的“算了”二字,既有失望之意,更有无可奈何之情。

其实,二哥自己也挺不容易的。靠知识改变命运,读书跳出农门,初中毕业考取中专,中专毕业后分配到乡镇供销社工作,后来几经努力,调到市里的供销社,分到了三居室的单位福利房。之后经人介绍与二嫂相识,结婚生子。

二嫂是高考落榜后,参加招干考试,考取工商管理系统,是名工商干部。

二嫂是城市户口。那时只有城市户口才能参加招干考试。

刚和二哥恋爱结婚那会儿,二嫂还在乡镇工商所工作,每周从城北坐船到乡镇上班,后来二哥想办法,把二嫂调进市工商局。小侄儿出生后,母亲还随二嫂到乡镇带过侄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