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5章 坦克营(2 / 3)

团肯定非常了解。

反之,稻叶四郎对莫凡及其指挥的部队却是非常的陌生。

从最开始的模范旅到如今的第一集团军,部队保持了一些优良的传统和战斗风格,但这并不意味着稻叶四郎知道如何与这支部队作战。

每一次交手他们的规模不同、武器装备不一样,战略战术更是不断在变化。

稻叶四郎跳下沙袋,心情沉重地返回指挥所。

师团部的高级作战参谋立刻迎上来报告。

派遣军总参谋长板垣征四郎阁下和第16师团已经抵达了合肥,总司令部估计不久之后**人会扩大春季攻势的规模,总参谋长阁下奉命指挥长江北岸所有部队应对敌人春季攻势。

北岸作战的部队一共有四个师团,即18师团、近卫第2师团、16师团、第35师团。

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稻叶四郎明显的松了一口气。

这也就意味着如果第18师团守不住堑壕,被迫撤退的时候后方也有部队为自己兜底。

“日本人似乎还没有感觉到大战将临?”

在第18师团的对面,莫凡站在前沿的堑壕里认真仔细地观察着日本人的反应。

“第18师团坚守堑壕已有一个月的时间,这个月他们被老鼠和跳蚤折磨得不行,恐怕已经有些麻木了。”

李定国说道:

“我们在南北两翼的攻击并不算猛烈,稻叶四郎应该能够看明白,那只是牵制性的进攻。

日本人或许还以为我们这段时间的攻击主要是为了练兵,消耗他们的战争储备。”

“当然,主要的原因应该还是长时间的堑壕生活让人的心态发生了改变。”田金水说道:

“日本人本来擅长的是野战和穿插迂回,可如今却龟缩在这条线毫里,以为堑壕能够为它们保命,大量的精力消耗在应付恶劣的生存条件之上,有而久之开始淡忘了原本的作战方式,连心气都被磨灭了。”

莫凡转头颇为诧异地看了田金水一眼,后者的这番分析非常有道理,这也属于堑壕战的后遗症之一。

日军的飞机远去之后,新编第4师的军官组织了新一轮的攻击,在莫凡看来这些攻势的主要目的是让部队保持战斗状态,持续麻痹日本人。

堑壕里的攻击以迫击炮、手榴弹、喷火枪等火力为主,战场范围有限,敌我双方的伤亡都不大。

在前沿战壕停留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莫凡叫上李定国和田金水返回青年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