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1章 黄帝祠堂(2 / 3)

诌了一个名字而已。只能说,人只要名气够了,即便是随口胡诌,都会有一大群人上来帮你过度解读一番,安上许多高大上的道理和来头……

铁铉是第一个登上此地的新学门人,自然而然便想到了昔日与同窗们商谈许久最后才定下的“凤鸣洲”。他站在山上瞭望,很快就确定了一处可以建立聚居地的地方:那是一处位于入海口左近的平原,粗步估计可得耕地千倾;西面是他们停靠船队的海港,东面则是张赫前去探看的大湖;背靠山地,有着充足的可用于建设聚居地的林木,也有充分的可供开采的岩石;海中有鱼货,山中有山珍,无疑是一块四通八达、并且十分富饶的无主之地。

“……如此宝地,竟无人占据。”铁铉感觉自己的内心都在颤抖,这样的好地方,竟然当真连个人烟都没有。这实在超出了铁铉的认知。

若是这样的地方是在先秦,早成了兵家必争之地了。

只是随便找了处山瞭望了一番,就发现了这样的地方……这诺大的凤鸣洲,又该散落着多少这般的宝地?

确定了地址,大明的第一批移民们很快就行动了起来。诸多被发配的罪囚干起了伐木采石的苦工,而有着一技之长的工匠们,则瞬间就成为了香馍馍。

船队远征带了不少的工匠,其中最多的,便是擅长修筑的石匠、木匠。这是铁铉从朱肃修堺港的时候吸取的经验,修堺港时,由于多是由只知道修营地的军卒负责修筑,当时唯一懂得建筑之道的高适就成为了最为忙碌的人,好好的一个大诗人,竟险些被朱肃累死在了工地上。也因此,铁铉行船时最为宝贝的就是这些珍贵的工匠,虽然在航行时这些匠人往往毫无作用,铁铉依然坚持将他们带在身边,坚定的给予这些匠人与大明将士们同等的保障。HTtρs://Μ.Ъīqiκυ.ΠEt

肯跟来凤鸣洲的大都是落魄的匠人,一路上被铁铉这般对待,许多人都铭感于心。在船上的时候他们出不了什么力,心中总觉得惭愧。等到如今能用得上他们的时候,一个个便都铆足了劲,恨不得一日之内就给铁铉造出一座雄城才好。

“铁大人,供大军休憩的住所已经修筑完毕了。现下虽暂时有些简陋,但遮风挡雨却是无妨的。等日后修好围墙照壁,筑出飞檐盖上瓦片,个个都是最上等的好房子!”被铁铉暂命为工匠头子的老丁头找到铁铉汇报。“老汉当了一辈子的木匠泥瓦匠,也没见过这么多上好的木头!”

“这凤鸣洲真是个宝地啊!在都中都难寻的上好梁木这里遍地都是,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