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乃儿不花的不详预感(2 / 3)

,他强迫自己,开始思考起当前的局势来。

“连安抚军心的粮食也拿不出来,看来,观童大人的这一部兵马,并没有携带足量的粮草。那位大明的亲王并非泛泛之辈,不可能只是为了让元军心中添堵,就将足足两万余的俘虏双手奉还。”

“莫非是为了更好的耗费粮草?也不对,此处虽然无粮,但左丞相纳哈出大人那儿已出关打草谷数月,主力军中应该是有足量的粮食的。此处离主力所在的永平府不过两日即可往返。”m.bīQikμ.ИěΤ

“而且明军之中,想来粮草损耗更甚。在城中之时,我等亦曾多次看见明军拿出军粮来赈济灾民。若是腰比谁先粮匮,很明显需要供养城中难民百姓的明军,处境更加不利。”

“等等?”

突然之间,一道电光闪过了张玉的脑海。“莫非,明军是想?”

饶是以张玉的胆识,也不禁被突然冒出脑海的那异想天开的想法,惊的浑身战栗,他环目四顾了一番,只见四周元军毫无戒备之色,仍旧是按部就班,该干什么就干什么。

“若真是如此,那么,此战胜负,就在今日!”张玉在心中呐喊。

他并没有想要将自己的设想上报的意思。他张玉也是七尺男儿,心中岂能没有傲气?常年被那些蒙古人欺辱打压,现如今大元颓势已显,自己又为何要为欺辱自己这些汉人的元庭卖命?

与其作为元庭的鹰犬战死,不如另寻明主,他张玉的胸中亦有抱负,大明如今如日初升,不如索性投了大明。干脆在大明为汉人建功立业,博他个名垂青史,方不负男儿七尺之躯。

“若是,能够借着今日的情势,为大明送上一副投名状的话……”躲在人群之中的张玉开始思索起来。

当然,他的面上仍旧没有丝毫的异状,并没有哪位蒙古人注意到这群汉人中间,有一个人已经有了弃元投明之心……

……

酉时,有一支元军正在官道之上跋涉。

昌黎县与永平府之间,有一座名为“青山口”的山岭相阻隔。在历史上,数年后明廷大将军徐达会在此设置一处堡垒关隘,名为“青山口关”,以做扼守蓟镇南北之用。然而今日,此处还只是一处两山交汇的谷地,虽有几段长城城墙在此,却也年久失修,基本已无什么作用了。

“快些,再快一些!”这支元军之中,乃儿不花一边挥舞着马鞭,一边催促着道路上如长龙一般的运粮队伍。手中的那根马鞭被他甩的噼啪作响,平添几分凶煞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