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7章 取道印度(2 / 3)

知先觉也就是“地形”了。借助印度河直扑德里城,已经是能活用他穿越者优势的最好手段。

主意既定,明军上下便开始行动了起来。朱肃将船队分作三队,灵活些的探路快艇与武装商船为第一队,先从入海口进入印度河中查探河道是否通畅。第二队则是朱肃以及满载大明将士的水师战船,运载士兵的同时也作为占领印度河河道的主力。第三队则是以宝船福船为代表的大型海船舰队,震慑此国的同时,也负责守住入海口,做保障后路之用。

此时的这条河尚没有后世那般污水横流之景,河水奔腾颇为通畅,只是朱肃原以为印度同为文明古国,河道两岸当可以见到一些颇为雅致的异域景色。

然而目之所及,却是数之不尽的贫穷和蛮荒,人民大多呆板且黢黑,即便看着飞驰而过的大明战船,往往也只露出呆愣之色。这让随船的国子监监生们无比的困惑,他们选出了一人前来问询朱肃道:“祭酒大人,不是说这身毒之地极为富庶,粮种无耕即可自长吗?”

“而且此地既是古之天竺,按理来说,应当是佛国乐土才对,何以却是这般的萧条与荒凉?”

“佛国乐土?呵呵,佛高高在上,又如何能真正庇佑出一方佛国。想要凡间有乐土,自当是执政者爱民勤政,方有可为。”

“彼国吏治**,贵族与祭司们为了长长久久的把持富贵,更是制定种姓制度,使贫者世世代代皆贫,富贵者世世代代皆富皆贵……如此千百年以降,有此情形倒也不算奇特了。”ъΙQǐkU.йEτ

那监生听完,却更不解了,他想了许久,终究还是问出口来:“朝闻道,夕死可矣。学生实在疑惑,因而再斗胆一问。”

“所谓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此地百姓世世代代都遭人欺压,难道便不知反抗吗?”

这句话已经可算是大逆不道了,朱肃略略垂目,看这位监生只是一脸求知,便也答道:“宁有种乎……那也是对人而言。”

“若是世代皆是为畜……便是子孙仍旧受人欺压,心中也觉得这本就是理所应当了。”

那监生瞪大了眼睛,似是不敢相信这天底下竟然还有这样的事,他怔愣了良久良久,方才吐出一言:

“学生今日方知,生在华夏,自小蒙先人教化,受圣人遗泽,是多么幸运的一件事……”

朱肃不答,他眯起眼睛,似乎看到河道边有穿着彩色衣衫的人马正对着船只指指点点,这些人能穿彩锦,自然是与那些衣不蔽体的贫民不同。朱肃要来望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