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双标(1 / 3)

一考成神 失去重力 1832 字 4个月前

当然,功夫片经过了数十年的发展,在武打设计方面虽不能说完全克服了这难度,但模板上总算是比较成熟的。

不过,这个成熟,仅限于单对单。

在功夫片里,一打多始终是武术指导心里永远的痛。

一打多就是俗称的群殴,经常是一打几十,在设计上难度可以说是地狱级的。

原因很简单,要是单对单,武者之间还可以说比如A的抗击能力很强啊,被打了后也没怎么受伤;B年轻所以反射神经很好,反应够快之类的。

这些单对单武打设计,从逻辑上都是可以自圆其说的。

但一打多就完全不行。

你抗击能力再强,几个人同时打你,你能不受伤?你还能活蹦乱跳?

你反应再快,但我们这边可是十几个人,你躲得了一個两个,还能躲得了三个四个?

所以说,功夫片里要搞一个逻辑可以自洽的群殴设计,还真的不容易。

事实上,现实里的一打多,往往都需要具备几个条件。

第一,被群殴者的战斗力、包括体能、力量、反应等必须明显强于任何一个围殴者。

而且,还必须是等级差距,只是略强一点都不行。

第二,被群殴者必须不断通过移动来制造“一对一”的局面,但由于伱动对方也动,所以这个一对一的局面只是短时间的,很可能只有几秒钟。

因此,被群殴者必须在短短的几秒钟内凭借自己在条件一的优势迅速击倒对手,然后再通过移动不断地制造一对一的机会。

第三,围殴者只是一群乌合之众,人心不齐,这种时候被群殴者表现得凶狠点,就是必须摆出一副不要命的状态。

那么围殴者只要开头冲上来的几个倒了,接下来的一般都不敢再上。

但很明显,这三个条件里,只有第一条是可以适用到电影的。

第二条,不断通过移动来制造一对一,首先这个设计对场地的要求很高,其次是每次敌对都是一瞬解决战斗,从观感上不一定能刺激到观众的肾上腺素。

而且,这样虽然是真实了,但不断的移跑打斗,却缺少了一种主角该有的“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气魄。

拍完上午的戏,江辰直接开车回家。

一进家门就听到里面欢声笑语,看到素素爸妈都在。

“爸妈,你们来了。”

“阿辰,你回来了。”

“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