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赵构应对(2 / 5)

舟行诸天 明少江南 1829 字 6个月前

将背上包裹解下,从中取出一方玉玺双手高举过头,激动叫道:“末将辛弃疾,奉中书舍人、参谋军事虞允文之令,向吾皇万岁禀报喜讯,采石之战,赖吾皇洪福,将士用命,我大宋军队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以两万王师大破十万金军!敌酋完颜亮全军覆没,单骑逃亡未果,被末将侥幸生擒活捉!此外还缴获金国占据的传国玉玺,奉命面见陛下,献上宝物,恭祝吾皇江山永固,长寿万年!”

“奇迹啊——!”尽管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但亲眼看到辛弃疾手中的传国玉玺,赵构还是激动得大叫起来,“以两万军队大破金兵十万,朕有汝等良臣虎将,高枕无忧矣!辛幼安(南归后辛弃疾将字改为幼安),你不愧是朕的门神!”

文武百官也个个瞠目结舌,心情激动万分。

但更多的是则是眉头紧皱。

即使是张浚和陈康伯,也在心中对辛弃疾起了防范之心。

事实上辛弃疾不过二十二岁,官居殿前司副指挥使,年龄和名位远在这些宰相之下,对他们根本构不成威胁。

但宰相们顾忌的却不是这个。

虞允文是文臣,属于自己人。

而辛弃疾似乎走的是武将之路。

有宋一朝,以文御武是恒定国策,即使在靖康之难后的天下板荡,武人大出风头之时,武将的**地位也没有升高。

朝廷对武将的防范,已经深入了骨髓之中。

汤思退心中道:“必须说服陛下,注意防范辛弃疾。”

张浚却在想:“久闻辛弃疾是北方才子,擅长作词,若是能参加大考,中榜进士,受忠君爱国之熏陶,或许能好一点。”

“来人,去把玉玺接上来。”赵构身后的太监头子王辅国正想让一个小太监去把传国玉玺接过来,但赵构却是一挥手,喝道:“慢着,这金国玉玺,分明是我大宋的传国玉玺,靖康之难被掳走,如今完璧归赵,朕当亲自去接!”

王辅国不敢怠慢,赶紧搀着赵构走下台阶,走到辛弃疾面前,赵构先是整整衣冠,然后才双手接过传国玉玺,高举过头。刹那间,周围的文臣武将,以及诸多卫士躬身施礼,齐声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恭喜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