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羽拜世子(2 / 3)

舟行诸天 明少江南 1241 字 6个月前

禁),返回江陵。

顺带提一句,于禁没有投降,他只是祈活。

他若是真的投降的话,关羽就不会把他关进监狱了。

不过在天下人看来,他已经是投降了。

因为庞德都慷慨赴义了,你这个跟了曹操三十年的偏将军,居然认怂,太不像话了。

于禁带着七军是要去救曹仁的,换句话说,他是解决问题的。一旦失败了会导致严重的后果。于禁败后曹操又派出了张郃,但张郃也不敢轻易进攻。更可怕的是,于禁之败,附近的群贼倒向了关羽,最起码在舆论上造成了巨大的压力。换句话说,于禁哪怕战死,也不该投降。

其次,于禁的身份让他不能降。于禁是早年追随曹操的将领,是曹操自己发掘的名将,在外姓诸将中待遇极高,很受信任,在曹操军中的影响力是十分巨大的。此外,他这个人也是“最号毅重”,“以法御下,不甚得士卒心”。他的威严到了进朱灵大营夺其军权,朱灵军上下都不敢放肆的地步,可以说他给人的印象就是严肃奉法。但他还是降了,这种形象的落差对士气打击有多大不言而喻。

更何况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庞德不但没投降,还主动求死。

其实庞德也挺无奈的,他必须死,为了家人,也为了他作为武人的气节和尊严。

因为庞德投降曹操后,他的前任主公马超随了刘备,更要命的是庞德从兄庞柔也在蜀,**我们中出了一个叛徒啊!很显然,庞德的处境十分尴尬。同伴的猜忌大概是对于悍勇的庞德最大的侮辱。

庞德妻小在魏,自己如果不死,难保不会被当成叛徒,家人将因此获罪;自己如果不死,诸将大概也会把他当成内奸,即使有幸回到魏国,也会不清不楚的活着。庞德作为一名刚烈悍勇的猛将,是绝对不能承受这种屈辱的。所以他选择了死亡,大骂关羽刘备,只求速死。当然,他也求仁得仁,家人也得到厚待。“太祖闻而悲之,为之流涕,封其二子为列侯。文帝即王位,乃遣使就德墓赐谥,策曰:“……谥曰壮侯。”又赐子会等四人爵关内侯,邑各百户。”

总结的说一下,庞德选择死是因为他不得不死,以死换取自己的清白和家人的平安。而于禁之所以可以活,因为他有这个资本,身为曹操提拔的老人亲信劳苦功高,纵然投降,曹操也断然不会杀他或者为难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