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五章 “供销社”领肉去!(1 / 3)

如果不考虑各种复杂的情况,这无疑是一场荒谬的聚会:一群人居然围在一起讨论要不要吃人?!这个世界怎么了?

然而,有的时候世界就是如此疯狂,每个人对世界的理解都是不一样的。富坪村民:那些吃饱穿暖之余还可以浪费粮食的人的世界,与我们不是一个世界!

某年饥荒,百姓没有粮食吃,也出现了易子而食的情况。大臣们把情况上报给国君,那位“体恤民情”的晋朝皇帝说了句名留青史的话:“何不食肉糜?”

从杠精的角度来理解,这句话完全没毛病啊:缺粮食?那就吃肉好了啊。什么,你问我哪来的肉?这熙熙攘攘的人群还能少了那点肉么?

事实表明,即使在科学技术先进了不知多少个级别的当代,碰上这种天灾,一些灾民该完蛋还是得完蛋。

虽然当代的物质生产能力比古代强很多,但每家每户也不至于囤积很多粮食啊。只要粮食库存上不去,什么都白瞎!

所以,很多麻烦真不是科技发展了就能解决的。像针对富坪村的救援行动,古时候人们也没有直升机、这种天气马也跑不了,就只能等开春再进村收拾残局。而现代有了各种科技制造物,依旧无济于事……在自然灾害面前,人类的努力就像个笑话。

当然,这个笑话可一点都不好笑。很多学院派影视艺术从业者推崇悲喜剧——让观众笑着笑着就哭了,哭着哭着破涕为笑再继续哭那种。

似乎一部优秀的艺术片,不能把观众折腾得精神分裂就配不上“优秀”两个字似的。而他们似乎没想过:票房这个东西,观众才是大爷,惹谁也不能惹观众啊!

至于每年媒体报道有那么多部电影票房惨淡、亏到血本无归,仍慌不迭地的推出续集、第三部……那就是另外的故事了,属于资本、金融的故事。

富坪村村民倒是希望发生在这个村子里的是一出悲喜剧:有喜有悲的总比越来越绝望好吧?多少带点念想啊!然而,学院派的悲喜剧都是“艺术”作品,而他们的艺术素来是与“农村”这类写实的题材不搭界的。

老支书的宣讲还在继续,内容无非是换着鸡汤故事抒发感想。一早就认识到其毒性的信念坚定者自然不予理会,但更多的人明知道这碗鸡汤有毒,还是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