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章 细思恐极(1 / 3)

一起骇人听闻的凶杀案就这么被压下去了。若非是处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特定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这种事怎么可能光打雷不下雨?

不对,确切的说是都没怎么打雷,好比天气预报说有雷阵雨实际上却风和日丽一整天那样。

村民们是淳朴,不过淳朴从来不意味着“傻”:明眼人都看出来了,老支书这是心有顾忌呢。

那么,是谁让他顾忌的?自然是凶手咯。显然,他受到了凶手的威胁,不得不把措辞放平缓。

如果只是单个凶手,这人多势众的老支书肯定不会慌他:一人一口唾沫呸过去都能将他喷死了。╮(•?ω•?)╭

显然,凶手不止一个,而且在老支书看来以现场群众之力不足以压制他们。(或者说担不起压制的代价)

这就非常恐怖了:倪熊富是个年富力强的庄稼汉,捅死他的人肯定也不差一把子力气。而像这样的人在台下站着好几个,身上是否揣着刀也不好说……

这事就这么压下去确实不失为一个好主意(?д?|||)!

随后,老支书下达了指令:把倪熊富的尸体先找口棺材停着,待到村里村外恢复联系后再报警处理。至于他那失踪的女儿,姑且先这么找着,实在找不到就算了:毕竟找人免不了要剧烈活动,这样是很费粮食的……

因为这件事,村里原本因粮食短缺造成的恐慌再度蔓延开来,而且愈演愈烈。老支书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不过他也无能为力——或者说不愿意再强出头了。

怕死是人的本能,尤其是到了五十岁以后,人们对死亡的恐惧会急剧增长。老支书活了这把年纪倒是看开了很多,即便如此他也不想落得个跟倪熊富一样的下场。

若能寿终正寝,谁想被别人往胸口捅刀子呢?

老支书知道凶手是谁:若说动手的人中没有一个叫倪长发的,打死他都不信!毫无疑问,倪长发至少也算得上是主谋,至于凶手、帮凶之流——村里那几个正值血气方刚年纪的后生崽在这关头就是火药桶,只要有心人一点就炸的那种。

年轻人是最容易被煽动的,因为他们年轻气盛、血气方刚;因为他们自以为有成熟的思维能力实际上却并非如此;因为他们习惯性的以敌视、批判的眼光看事物…&hell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