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四章 柴火危机(1 / 3)

富坪村里的粮食库存真的不多,至少支撑不到让村民们安然无恙的度过这个冬天。

南方多丘陵这是地理名称,在南方甭管多大或者多小的丘陵都称作“山”、“岭”。富坪村就坐落于一座山中,距离最近的一个村子有好几十里,平日里以摩托车作为联系交通的工具。

很少有南方人会想到在某一天会遇上交通工具无法使用的情况:纵观全国的地面交通工具,摩托车、自行车等两轮式骑行载具论起方便程度来谁也不服谁,而其它的载具若是对这两位“爷”有丁点不服……估计会被它们联合起来喷个狗血淋头。

就好比上下班高峰期,怒路症犯的最多的始终是汽车驾驶员,最悠哉游哉的要数两轮载具了:驾驶员骑着它们在车流中“见缝插针”,只要有条容得下人身躯通行的小道,骑手们就有的是办法从中穿插过去。

不过换做是冰天雪地的天气,就容不得这些肉包铁的小玩意猖狂了。╮╭

在这个机械作物已经取代了大部分人力劳作的时代,富坪村搞运输的工具依旧很“生态化”:板车又名人力车区别于旧时候的黄包车,具有造价低廉、适应各种地形、拉货方便、结实耐用等优秀“品质”。

富坪村因为处于丘陵地区还是腹地的缘故,村子所属的范围内并没有多少适合耕种的土地。

南方的水田不同于北方的旱地:北方相对地形平坦,各种田可以拢在一起,统一耕作、收割。播种机、收割机等现代农业机械就是为此发明的。

而南方凹凸不平的地形注定了无法实行大规模农业生产,但南方人多、粮食需求量又大,尽管人们在几千年的岁月里不断探索着解决耕地问题的良策,依旧无法改变耕作问题:什么叫精耕细作?就是因为田小,不得不花费更多的精力来打理,以期它的长势喜人一些。

一块水田的面积大的不过十来亩,小的甚至不到一亩,即便南方的耕田机已经因地制宜缩小体积到摩托车大小了,在有的耕田里依旧无

法痛痛快快的转弯……这么小的一块田耕下去,赚的钱连柴油费都抵不消,还不如用人力呢。

由此看来,南方的水田,既不能大规模耕作,也不能机械化作业,粮食收成好不好全靠农民伯伯的辛苦劳作。正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