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四章 组团开挂(1 / 4)

到头来,007终究是没从大桑吉菩萨或者自己师傅手头学到“有无相生”。

碰上这种学习条件苛刻的术法,他还能说什么?只能怪自己“悟性差”咯。

其实也不能说是悟性差,而是从内心里接受不了:“有无相生”是正统得不能再正统的道家观念,而007是混释家的尽管他早就有自立门户的想法了不是一家人不进一个门,别人家的东西再好用又怎样?羡慕不来的。

华夏人历来是重传承的,一门“手艺”从老一辈人过渡到年轻一辈手中需要经过严格的检验。师傅收徒弟一般都要考验其心性、人品,天资聪颖与否反而是次要方面。师傅也常写作“师父”:亦师亦父,自然不能只传“手艺”不搞好教育。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二者合一,“师父”这个词本就分量满满。不是什么阿猫阿狗都有资格做别人的师父,更不是什么人都有那份吸引师傅心生收徒之念的吸引力的。

所以,华夏的师门传承,绝大多数以家族内传为主:自己家的子弟,传其“手艺”也放心。至于在外收的徒弟……到底是没有血缘纽带的羁绊,万一教会徒弟饿死师傅怎么办?

谁也不敢保证没有血缘关系的徒弟对自己是何态度,所以很多传承者在传授“手艺”时会故意留个一两手不传,而这留下的几手往往是最精华的东西。

由于世事无常,很多传承者还不待下定决心把绝活教给后辈就先一步丧命了,他们或死于战火、或死于意外、或死于疾病……死的理由多种多样,导致的后果却殊途同归最精华的那部分东西没传承下来。

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一些所谓“精粹”、“传统技艺”,甭说是骗内行人了,就是对此啥也不了解的普通人也会觉得“好像也没什么了不起的”,因为确实已经失去了精髓,成了一个个空架子。

当然,受传承者肯定是不会认同这种批评的,他们一听就炸毛了,拿出“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的说辞,咄咄逼人的指责提出异议者“没有欣赏水平&r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