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乌沙尔传(1 / 3)

乌沙尔是个地地道道的漠北“人”它生前可以这么说。

作为享受高考加分福利的五十五个少数民族中的一员,他生下来那天起就承受着数亿人羡慕的目光。

不过,他对此倒是毫无察觉,亲朋好友们也并未觉得这样有何特别之处,因为他们都是可以享受高考加分的赢在起跑线上的人。

嗯,这段内容可能会引起一众看官的强烈不适

漠北地区很大,大到人们都不想费功夫去第二次测算它的面积。上一次核算面积时还是几十年前,那时候才刚准备建国,需要明确那个新建立的国家国土面积。

一寸山河一寸血,每一寸土地都是先烈们拿血肉、拿命争回来的,自然不能有丝毫差错。于是那一年,汽车、飞机从这片大草原地上或天上开过,通过好多天的实地调研与测算,最终得出结论:274.95万平方公里,少0.01平方公里都不对!

小时候听旗里的老人说起考察队的事,乌沙尔好奇的问:“274.95万平方公里是多大啊?”

“很大很大,按你一路放羊的速度,一辈子也走不出这片草原。”

“那若是不放羊呢?”

“那你不仅可以走出草原,甚至天涯海角都大可去得。”老者慈爱的摸了摸他的额头,这种当地特有的祝福方式传说会带给人好运。

乌沙尔记住了老者的话,在他二十岁那年,不负全旗人所望的考上了南方的一所大学,那所名叫“湘省铁道学院”的大学放在当时的湘省可是地方一“霸”,用网络语翻译就是“全村最靓的仔”,牛气得不得了。

那个年代的大学生是真正的“天之骄子”,乌沙尔又是学的当时最受器重的铁路专业,可以说是骄子中的骄子。

那应该怎么称呼?骄……孙?

按照正常的历史轨道,乌沙尔会在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湘省铁道系统最好、最有潜力和上升空间的部门,从下层技术人员干起,一路升职、升迁,直到像他那些同学们一样成为现代华夏铁路系统挑大梁的中流砥柱。

现在华夏挑大梁的人才们,很大一部分都是在那几年高考中表现出色的天之骄子们,也就是乌沙尔生前的&l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