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四章、求证(2 / 3)

庶门风华 千年书一桐 1106 字 6个月前

人手不够,等等。

周禄没再问别的,拎着蛋糕出来了,随后去了晋阳大长公主,也就是李琮的姑姑府里拜访,留在府里吃的晚饭。

周禄的这一举动,令颜彦推翻了他是别国皇子的身份,没道理他国皇子来了不先去拜访皇上而先去拜访大长公主,更没道理一个做间谍的还敢大摇大摆地进大长公主府。

而周禄单单挑了晋阳大长公主拜访,想必和晋阳大长公主的封地晋阳就在并州附近有关。

当然,这只是一个猜测。

三天后,颜彦撤了暗中跟踪周禄的人,准备一心秋收了,后花园的棉花陆陆续续地吐絮了,山薯的叶子也黄了,差不多可以收了。

为此,颜彦打发人给司农司的官员送了个信,令颜彦意外的是,山薯采收这天,李琮特地带着司农司的官员上门了,陪同的还有李穗、李稹、李穑几个,李琮是想亲眼见证这一刻,想第一时间知道这山薯的产量究竟有多少,因为这关系着百姓们的饭碗。

为此,李琮亲自拿着锄头挖了第一颗山薯,这次的山薯比一个多月前颜彦给他们尝过的大了不少,最大的那块山薯能有一斤多重,为了完整地把它从土里把它弄出来,李琮放弃了锄头直接上手扒拉。

抱着自己的劳动果实,李琮脸上有了难得的轻松和愉悦,“不错,这么大一块,足足有一斤多重,足够一个人充饥了。”

“皇上,不如民妇让人把这几个山薯煮了给大家尝尝,这是皇上亲自挖出来犒赏大家的。”颜彦说道。

李琮摇摇头,“不成,朕明日要把它带去朝堂上的,朕得让他们都看看,我们彦儿是第一个把山薯移植成功的人,是有大功的。朕还得命人在史志上给你记上一笔。”

“这是自然,颜姑娘是有大恩于朝廷的。”一旁的官员忙附和。

李琮瞥了他一眼,没有接他的话,而是把手里的山薯递给一旁的太监,再拍了拍手上的泥土,这才说道:“可惜啊,我们大周还是少了几个像彦儿这么肯把百姓福祉放在心上的人。走,彦儿,带朕去看看你说的棉花。”

“皇上,民妇不过是凑巧,当不得这么大的荣誉。”说归说,颜彦到底还是麻溜地领着李琮走到了棉花地里,并亲自示范了棉花的采摘。

李琮在颜彦的指导下也采下了两朵吐絮的棉花,把棉花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