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46 反扑一击(3 / 3)

赛点 磨砚少年 1175 字 6个月前

高文的移动并不困难,朝着正手位跨两步就已经顺利到位,但正手有些吃不住球,纳达尔这一拍上旋和力量拉得非常充分,整个球质形成的压迫如同一记重拳狠狠撞击在胸口,以至于回球有些吃不住力量。

击球位置在耳朵附近,高文脚步没有后撤,所以发力困难;仅仅借力打力的话,强烈旋转又导致球拍角度变形。

这样的击球,恰恰是纳达尔的日常,不断通过球质形成挤压,哪怕最简单最普通的击球也能够带来威胁。

但高文也已经做好准备,兜了一拍——

德约科维奇式的。

包裹着网球,朝着底线深区推回去。

其实,很多时候,德约科维奇面对纳达尔的时候,战术非常简单,就是左右两个边线不断来回兜球。

德约科维奇依靠自己独步天下的兜球能力,总是能够包裹住纳达尔的旋转,来回拉锯之中寻找机会。

现在,高文也是如此。

不过,高文的兜球能力还是比不上德约科维奇,尽管回球落在底线上,几乎就要迫使纳达尔在脚边完成反弹球;但球质一般,纳达尔弯曲膝盖降低重心在脚边完成击球,却依靠反手兜出一拍弧圈球。

网球,沿着反斜线的方向,朝着高文左侧底线死角钻过去。

不仅将高文调动起来,而且利用落点形成压迫,在放慢节奏的击球之中,旋转的威力被发挥到极致。

高文,全神贯注,注视着网球的同时,余光注视着纳达尔,电光火石之间就已经有了判断。

脚步,顺利到位。

双手,早早引拍。

然而,眼看着高文就准备发动进攻,却在出手前改变握拍方式,以双手反拍切削一拍直线,推了回去。

节奏,放慢,再放慢。

对峙之中的算计与博弈,张力渐渐漫溢,两位球员都在通过控制来完成布局,电光火石之间就能够看到大脑的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