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99 关键钥匙(3 / 3)

赛点 磨砚少年 1120 字 2023-04-27

摩擦、力量、移动、旋转等等等等细节全部都有些细微差异,但本质区别还是在于弹跳。

在草地上,网球落地反弹的高度非常低,非常非常低;从物理角度切入,就能够看得更加清晰明白:

假设,入射角相同的情况下,折射角的差异也将决定网球冲向球员的位置,其中,红土的折射角最大、硬地其次、草地最小。

也就是说,相同的发球/击球,在红土上,可能朝着球员的肩膀位置反弹;在硬地上,可能朝着球员的胸口位置反弹;在草地上,则直接朝着球员膝盖到大腿的位置反弹。

在网球的基础技术动作里,正反手击球最舒服的位置就是胸口到腰部,可想而知,硬地赛场对于球员来说是最舒服也最简单的,往往不需要适应调整就能够完成击球;也同样因为如此,当球员遭遇纳达尔的时候,面对强烈上旋,突然就必须到肩膀位置击球,那种不适感就格外强烈。

红土上,尽管折射角高,但现在硬地球员越来越多,击球基本没有旋转,无法完全发挥红土的特性,所以反弹高度往往也不会到肩膀的位置,于是在适应红土的时候,比起击球点来说,脚步移动才更加重要。

草地则不同,当球员以硬地的战术执行,追求力量和速度的时候,场地的影响就非常直接,折射角非常低;同时,力量越大、速度越快,网球撞向球员膝盖的节奏就越快,击球难度也就直线上升。

同样,也正是因为折射角之低,导致速度、力量、摩擦的直接冲击力更加明显,并且压缩脚步移动的时间,整个反应时间被压缩,不单纯只是球场速度的提升,最后带给球员的直接观感/错觉就是:

“好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