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诛犯、定法(二)(2 / 3)

清明祝 古时桥头 1042 字 5个月前

养这群无辜,死去的、累倒的人不计其数,大人难道还嫌少吗!”

话音一落,明晖光脸上的青筋都要暴起了,叶永甲为防再起冲突,连忙打了个圆场:“崔主事,你的话太过激了。他们虽有种种之恶,然毕竟未掌俗务,不知外事,有害人之实,未必怀害人之心。”

“这样吧,我取一个折中之策:不杀他的亲眷,改为流放,不知诸位意下何如?”

众人顿时没了话说,皆收回了成见,依着他的办法。叶永甲其实对这结果不甚满意,但出于维护团结,只能如此行事,随即将谏请的奏疏递上。皇帝自然不会为难他,回了朱批,命将朱养瑞就地处斩,家眷皆打十杖,流放充军,朱家从此不复强盛。

朝廷的使者抵达汝宁,把朱养瑞从监狱提出,绑在田地之上,不待他留下遗言,就用快刀利索地砍下头来,那首级直滚到水沟里,才有人拿了回来,放入匣中。乡人皆躲在家中远望,暗称快意,而无一人敢出声息。

“这是……今天早上,刚杀的。”

汝宁知府打开盒子,看着那血淋淋的脑袋发呆;周围的心腹怕他中了邪,低低地提醒道。

知府盖上盒子,扭头问:“可不可以把这脑袋交给那些乡绅?等闹事的时候拿出来,更容易煽动人心。”

一个书办沉思片刻,拱手答道:“这个主意甚妙。可这匣子是您公然要来的,若再送与乡绅们,到时候都会怀疑您的。”

知府果断地摇了摇头:“不怕。只要民变闹得凶了,自有人归罪于叶党,万羽之那时顶着万般的压力,岂敢再造风波?”

“您说的是。但保密一定要做吧?”

知府点头:“这个容易,瞒过万羽之就成了。你们不是和乡绅们接过头了吗?按之前的办法。如今就把匣子偷偷拿出衙门,置于他处;我这边呢,待会儿告一个失盗,没人会在意的。”

那书办领了命,把匣子用块绿布包了,拿在手中,小心翼翼地走出房间。

此时天色昏黑,书办又不敢明火执仗,只是扶着墙走,眼看还有几步要出衙门,手却正推在一个人身上,吓得他浑身一震,赶忙退了两步,打眼去瞧,原是跟着万羽之的小吏。

小吏看见是府里的书办,便也有了架子:“你鬼鬼祟祟的,干什么?”

“我还想问您呢。”书办擦了擦鼻子,冷汗直冒。

“我半夜睡不着,想四处走一走,你也是?”

书办本想答‘是’,但又一看手里抱着这么大的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