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剧变、敌起(四)(2 / 3)

清明祝 古时桥头 1053 字 5个月前

间有一人大声囔囔着,周围众人也附和。

然而蔡贤卿的表情依旧沉重,半信半疑地说:“可那禁令是皇上亲自颁下的明旨,纵算能对付得了群臣,给他们安一个‘呼群结党’的罪名,这道上谕也无法收回来了。除非你有办法将此事牵扯上皇上。”

崔乙微笑道:“不知蔡老记没记得,之前皇上本想让懿王入宫居住,特命工部修建西苑;后来因公务繁忙,才下令停工的。”

蔡贤卿瞪大了眼睛,频频点头:“我想起来了!”

“那不就容易了?比如,我们可以让吕御史弹劾某位人缘极好的官员,说他遏止西苑的修造,居心不轨;再于疏中力陈,请求皇上降旨开工。如此二举,必将激怒众人群起发难,接下来的事情就好预料了。”

叶永甲深以为然,眼神中充满了欣慰:“崔主事屡能进献奇计,救我燃眉之急,真为精明干练之人,足以委任大事。诸位应多向他求教,若都能学到这样的本事,新政必当一往无前呀。”

众人岂不知崔乙是叶大人的内弟,听他一言,便竞相谄谀,唯唯称是;明晖光冷眼视之,虽不乐意,但也顾虑叶永甲的面子,不得不附和着说了几句违心的话。

会议散后,吕廷赐就赶忙换上朝服,回了御史台,开始起草弹劾的奏章。至于弹劾何人,他心里不免产生了些纠结:‘这满朝大臣虽多数附于陈党,但到底是政见不同,并非什么伤天害理的罪行;若随意择一人弹劾,岂不使忠良之臣蒙冤?’

因而左思右想,得出一个名字来:‘在朝中找一个劣迹斑斑的小人,倒也不难,可要想引起震动,恐怕唯有宰相宿宗善了。他昔日结党营私,今又尸位素餐,着实可恨,借机将他弹劾一番,也算仗义执言了。’想法已定,他便提笔拟疏,反复斟酌了几回,终于在次日早晨呈递上去。

皇帝刚刚睡起,正在洗漱之际,内侍省就将一摞奏报送到了跟前。他初时并不在意,却偶然瞥见摆在最上面的文书,赫然写着‘劾宰相督事不力疏’这几个工整的大字。他不觉大惊失色,一下子清醒起来,叫一旁的太监揭开。那太监从未看过皇上有这样的表情,也被吓得惶恐万分,哆哆嗦嗦地解了捆绳,把吕廷赐的奏本拿出。

皇帝接来阅看了几遍,顿时由惊转怒,将奏书狠狠一摔,睁目骂道:“宿宗善竟敢如此!”

太监胆怯地抬起眼皮,说道:“陛下若想下达旨意,奴才这就去办。”

“朕……”皇帝说到一半,心中却忽然反悔,便咂了咂嘴,又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