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追谏、疑迟(一)(1 / 3)

清明祝 古时桥头 1047 字 4个月前

“蔡老想说什么?”吕廷赐等人一齐问道,“您继续说下去。”

只见蔡贤卿脸上带着几许犹豫,徐徐答道:“我猜陈同袍已在河南一带安插了眼线,侦视着万主事的一举一动,只等我们稍显出筹划新政的迹象,便引以为据,再行添油加醋,以怂恿朝臣与我等为敌,扰乱新政。寄来这封信,或许是一招激将之法,来迫使我们怒火攻心,急于同他撕破脸皮,做出丧失理智的决定。”

叶永甲沉思了一会儿,摇摇头说:“我看并非如此。出京查访的事情本就是临时起意,事发突然,陈同袍岂能如此迅速地布置好眼线?就算他的耳目遍及天下,也得老老实实地派人跑几趟路,来回传递消息,这都需要时间。”

“其次,陈同袍素来小心谨慎,行计必先考虑再三,无有九分把握,绝不出手。企图用一纸无关痛痒的书信使我们上当,这不似他的风格。倘真如您所说,他定会多措并举,以利为饵,而不是希图侥幸。蔡老想得太复杂了,这不过是陈同袍在向自家党羽表明立场,稳固众心罢了。”

“也许……老朽真的想多了吧。”

正谈话间,忽听堂外脚步阵阵,见明晖光走了进来,神情急迫。

“你有何事?”叶永甲忙问。

“禀报两位大人,”明晖光依次作了遍揖,“方才都省会议,过湘人提出要将二犯送还大理寺,言辞十分激烈,极力请宿相拟奏上书。”

叶、蔡二人听了,脸色倏然都白了,面面厮觑,目光一时呆滞。

“你……当时作何反应?同他争辩了没有?”叶永甲犹豫片刻,接着问道。

明晖光道:“我哪能容他猖狂,直斥他的请求不合情理,罔顾圣命,意图与同僚争利,又互相骂了几句。”

“宿宗善如何说?”

明晖光面露不屑:“那人只有和稀泥的本事,根本指望不上。只令我等停了争吵,他带着湘人的奏本,回去慢慢区处。”

“蔡老,这样看来……你的推测似乎又有几分真了,”叶永甲不安地瞥了蔡贤卿一眼,“陈党怕是准备大举行动了。”

“那接下来该怎么办?”吕廷赐站在一旁,急切相问。

叶永甲便咳嗽两声,将所有人喊到面前,郑重地吩咐道:“第一,切勿落入陈党的圈套,不可轻易与之争斗,只得见招拆招;第二,陈党大抵已知悉我欲行新政,应速差人前往河南,通知万羽之暂且不要行动,待我把朝里的事摆平了再说。”

“叶大人,我对此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