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兴造、整防(一)(2 / 3)

清明祝 古时桥头 1042 字 5个月前

垦田地等等,都作了详尽的分析。尽管董晟对他仍保有戒心,然而在这件事上,并没有保留多少了。

张成怀将存肇给他的任务丝毫不差地完成了,可他没怎么高兴,面无表情地回到营房,把纸条交了出去。

“多谢您了!”存肇心下甚喜,激动地拍了拍他的肩膀。

“没什么可谢的,全当做公事公办罢了。”张成怀闷着头回答,不像是谦虚。

存肇尴尬地苦笑几声,不再理会他,转而问众心腹:“你们说,这‘账簿’该怎么利用啊?”

“这还用说!必须要断章取义,说是他董晟急欲建功,限在数月之内立见成效。城中官民听了,岂不怨声沸腾?”心腹们纷纷献策。

“张都督,你意下如何?”存肇听罢,不怀好意地阴笑着,问张成怀道。

张成怀坚定地回答:“存司禁,只要大权还在我手上一日,我就不会容许为私利而卖国的行径!你们闹党争大可自己闹去,但最好不要牵扯到我的兵将,更不要搞得边境告急。那样对谁也没好处。”

“张都督,你还不明白,离开了我们,边防就是乱臣贼子借以反叛的根基!”存肇的双眼瞪得几乎迸裂,布着错杂的血丝,“您既然号称忠君爱国,就应该不计代价地打倒叶党!不然,纵打下万里江山,那也是贼党的功业,是给他们铺平造反的大路!”

“存司禁,我忠的是国……”说到此处,张成怀竟哑然失色。是啊,若使叶党去完成这中兴社稷的大事,首当其冲的反而是国家本身。这种奇怪的撕裂,的确令他无所适从。

但这位都督并不怀疑自己一直以来的思想,坚信它是真正正确的,只是尚未找出一个合理的说辞罢了。于是他稍整情绪,说道:“张某在司禁大人的面前,似无反驳的余地。但我心里自有一杆秤,不需外人来教。”

存肇正要回应他的话,却听房外有脚步声,连忙推开门看,见一名小校拱手来禀:“各位大人,董监军在大帐内有事要议,请速速前往。”

“知道了……”存肇敷衍地应付过后,就转头朝着张成怀微笑,“那本官希望这杆秤是会倾向公正的。”

众人对这次会议不怎么看重,认为这仅仅是一次平常的会议,故而心态都放得很松,远没有第一天那样紧张而压抑的氛围。

董晟这下彻底不用担忧了,一切将按照他脑海中的设想毫无阻碍地发展下去,只要他的思路足够清楚。

眼看着诸将都到齐了,董晟却不着急,先批复了一些平常的